深圳晚报 2020-07-20
深晚荐书|电影没完成的表达,她在这本书里完成了 树木希林遗作《一切随缘》中文简体版隆重推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的散文作品,2019 年度日本书店销售榜榜首作品《一切随缘》的简体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于 7 月中旬隆重推出。

树木希林于 1943 年出生于东京,最初以 " 悠木千帆 " 为名开始演艺生涯,后将这一艺名拍卖,改名为 " 树木希林 "。因电视剧《七人孙》而被森繁久弥发现了其在表演方面的才华,代表性作品有《比海更深》《步履不停》《日日是好日》《我的母亲手记》《澄沙之味》《小偷家族》等。树木希林在日本电影中开创了具有哲思且复杂的母亲形象,对比先前日本电影中格式化的温柔顺从的母亲形象,更加现实和有趣。她反标签,反套路,反鸡汤,反励志,特立独行,诸多日本著名导演和演员曾多次提到树木希林给他们的电影创作及人生带来的启发。《一切随缘》的日文版在日本发行伊始就被抢购一空,该书是 2019 年日本书店销售榜榜首的图书,至今已经热销 150 万册。《一切随缘》是树木希林的散文集,其中精选了她对于人生、病痛、家庭、男女关系以及工作与作品的独特见解。

关于人生,她有一种向死而生的豁达,也有一种不使一件物品有所浪费的对事物的珍惜。书中提到—— " 人生不如意才是天经地义的。我不会感慨人生,也不会不切实际地奢望幸福。"" 当自己设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或是自己期望的幸福没有成真时,我们往往会这么想。但是,这个目标是你真正期望的吗?会不会只是别人的价值观,或是跟别人攀比后产生的羡慕呢?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 不管是怎样的材料,我都想把它放到能发光的地方去物尽其用。" 这便是树木希林自创的豁达思想体系。

对于家庭,她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并主张家庭生活是不能松懈的,应该有自己的坚持并且坚韧地贯彻自己的想法。对于育儿,她也主张一种亲力亲为的育儿观。书中讲到家庭关系:" 只要我把基础打牢,这个家就不会散。"" 如果我自己过得风生水起,那就是对他尽责了。"

树木希林的作品被很多人熟知,她出演过很多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且深入人心的角色,日本知名导演是枝裕和曾在公开场合讲:" 我特别想得到她(树木希林)的认可,也想让她看到我的成长。" 树木希林与是枝裕和多次合作并就角色和剧本的走向进行过讨论。在《小偷家族》中,有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 " 亲人 " 在海边享受家庭温情时光的场景,这时,没有戴假牙的树木希林(在片中饰演奶奶的角色)缓缓地对着在海里开心玩耍的 " 家人 " 喃喃说道:" 谢谢。" 据说这句 " 谢谢 " 是树木希林临场发挥的,而正是这句 " 谢谢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更加温情,电影的主题也得到了凸显。片中有很多人物的设定是树木希林觉得不合常理和导演讨论之后做过修改的,所以对于工作和作品,她在书中讲道:" 如果不观察人物的背面和内部,演员是走不远的。"

树木希林在 60 岁时左眼失明,61 岁时被确诊罹患乳腺癌。病痛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病痛,在书中写了她刚刚面对疾病时的手足无措以及后来渐渐可以和疾病相处的心境变化。" 如果认为生病就不好,健康就好,这样的人生太无趣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正是她勇敢的体现,毕竟—— " 活着不是为了死亡,要活够了才死。"

本书是树木希林在面对疾病、家庭、爱情、工作时的感悟,她尽自己最大可能,活出了独一无二的人生,并向读者传达她的人生体验:" 为生活而竭尽全力的人,大多会有精彩的人生。"

《一切随缘》

树木希林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九久读书人 2020 年 7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