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20
深晚报道|深圳食品安全满意度领先全国,多举措有序提升城市舌尖安全水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 2019-2020 年度 " 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榜单中,深圳位列其中。深圳凭借多项硬指标跻身全国前十,有 19 项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平均水平,食品安全满意度方面,深圳以 35.86% 排在全国同类第一名(全国均值为 27.78%)。近年来,深圳多措并举,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多维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等多个举措,系统性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有序提升城市舌尖安全水平。

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

构建田间到餐桌链条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属地责任,成立了由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区党政领导常态化带队督导检查食品安全工作,让市民吃得放心。

为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深圳将 " 食品安全状况 " 纳入绩效考核,对辖区政府与市食药安委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机制不断完善。深圳市财政部门通过市市场监管局部门预算安排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项目经费(不含政府投资)年均增长约 16%,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不断推进食品安全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同时,深圳初步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 " 一道门、全覆盖、可追溯 " 的监管体制,将原农业部门负责的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畜禽屠宰等监管职责划入市场监管部门,实现了食品安全从种养殖到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一个部门的全链条监管,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力量得到充实。

系统性开展食安战略工程

舌尖保障 " 看得见,摸得着 "

如何实现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深圳给出了答案。2018 年 4 月,深圳市六届一百一十八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圳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和《深圳市 " 阳光智慧 " 餐饮工程工作方案》,深圳市实施食品战略工作正式启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以全面解决食品供应、监管、产业扶持和质量提升等问题。

据了解,食安战略工作方案,包括一大战略目标、九大实施策略,围绕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结合深圳实际,实施十三大工程共 60 个项目。2 年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熟食中心规划建设工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一街一车一室一中心一基地 " 建设工程(即每个街道配备一台快检车、一个快检室,将快检室打造成食品安全便民服务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惠民举措相继落地,市民食品安全保障真正实现 " 看得见,摸得着 "。

深圳市食药安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使深圳的食品安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将培育诚信守法环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系统解决深圳食品安全问题,补足短板、提升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深圳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成立万人食药志愿服务队

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安治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深圳先行先试,于 2017 年 5 月组建成立深圳市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总队,义务承担日常食安社会监督工作,成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力量。

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 1 万多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700 多场,参与举报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黑作坊、活禽非法交易、私宰猪非法交易、豆腐非法加工黑作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无证无照黑诊所、黑臭水非法种植等多项社会监督。

此外,深圳还推进 " 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联动 52 家社会机构走进居民小区进行 " 社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 建设,开展食品抽检信息推送、现场检测、食品安全工作坊体验、主题培训、科普教育等活动,覆盖全市超过 60% 的社区。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趣味食品安全互动游戏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居民食品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