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庞稚嫩,但肩膀坚实。抗洪防汛不当看客,"00 后 " 也加入了进来!
长江、淮河、石臼湖 …… 防汛一线,舟桥旅星夜驰援,装沙袋、扛沙袋,运往岸边,稳固堤坝。" 火焰蓝 " 向险前行,在水中托起 " 生命之舟 "。女大学生双胞胎穿上红马甲," 家乡要有人守 "。"00 后 " 志愿者主动请缨上大堤," 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
目前,江苏已组建 229 支防汛救灾青年志愿者队伍,超万名江苏青年突击队员、志愿者冲锋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了一道 " 青春堤坝 "。
△官兵们在江西九江庐山市南康堤抢险固堤
迷彩服、" 火焰蓝 ",泥泞中的最燃青春色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7 月 13 日,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 400 多名官兵星夜驰援江西九江,一周以来,他们驻守在鄱阳湖沿岸。7 月 19 日 -21 日,受高水位和大风浪侵袭影响,庐山市南康堤部分地段持续出现险情,舟桥旅 200 多名官兵在此鏖战三天,终于稳固了堤坝。
△李豪 龙煜供图
19 岁的李豪是其中的一名新兵。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面对风浪和危险,连队干部骨干冲在前方,身体力行地给他们这些新兵做了榜样。由于护坡石被大浪冲毁,堤坝多处损坏严重,这时,连排长、指导员、班长们,大家轮番系着安全绳下水打桩、固定沙袋。李豪和其他新兵们则留在岸上,装沙袋、扛沙袋运往岸边,他们每半小时轮换一次,恢复体力。
一连几天和沙子 " 混在一起 ",每人一天至少要扛 40 包以上的沙袋,李豪和战友们手脚被磨得生疼,有些还磨破了皮,腿上也被水泡得起了红疹。李豪说,他们连长常说,每个人多干一点,就能让身边的战友们就少干一点。但每天的抢险虽然都很累,但战友们干起活来依然你追我赶,不知疲倦。
△ "00 后 " 新训专职消防员徐康
"00 后 " 徐康是一名新训专职消防员," 我就是南京本地人,这次能到八卦洲的防汛一线来备勤,我到现在都很激动。"
入职培训一个多月后,就能到一线是他之前没想到的。" 每天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身为南京人,第一次出勤就能在防汛一线守护自己的家乡,守护一方水土的安全。"
19 岁的他高中毕业后没多久,看到消防部门的招聘信息后,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他说," 刚开始培训的时候确实有点不适应,就是想家,后来在班长、队长还有队友的帮助下,慢慢就好了。"
在堤上已经奋战了一周,徐康主要工作就是巡防,观察水位情况、坝体是否完好、背水坡是否有渗水等。虽然工作枯燥,但徐康一点都不马虎,每一处可疑的水迹,他都不放过。" 短短几天,我了解到消防员这个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挺有压力的,现在希望回去后,努力学习更多的消防技能,将来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更好地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00 后"大学生的特别暑假:学为所用, " 请战 " 巡堤守家园
" 我志愿申请加入侯冲(社区)青年突击队,为家乡滁河区防汛工作出一份力 ……" 这是一封来自大学生的 " 请战书 "。今年 20 岁的高诺,主动请缨加入南京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的防汛工作。
△高诺的《申请书》
△高诺在巡堤
她是一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二学生," 在大学时,我的专业就是土地整治工程,而这次参与巡堤,正好能利用自己所学,及时发现渗水点,插上旗子进行警示提醒,并及时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防止因为渗水面过大而出现险情。" 这些天,不管刮风下雨,每天 6 小时,高诺都会守在岗位上。每隔 40 分钟,她就和志愿者一起,沿着滁河复兴桥段至东埂电站段的 1300 米河堤仔细检查。
△王一然和妈妈
和高诺同龄的王一然,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刚放暑假回到家的她,主动请缨参与到南京溧水区洪蓝街道良种场的防汛工作中。" 我们村主要是以渔业为生,家家户户都有大型鱼塘,连日暴雨使河里和塘里的水位上涨了不少。" 前几日,突如其来的暴雨让王一然紧张起来。她与其他志愿者一同穿着雨衣打着手电筒,在圩堤旁探测水位,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每次夜里下雨时,我们都紧绷着一根弦,不让自己打瞌睡。" 王一然说。除了圩堤巡逻,她还会和妈妈一起到农田实地监测每日水位,帮助村民搭棚,尽力将汛情对庄稼的损害降到最低,保护农作物收成,保护村民安全。
△王一然在记录水位
南京秦淮河养虎巷段,巡逻小队走在沙袋垒起来的 " 防汛墙 " 上,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水面的情况。队伍中一抹红色在迷彩服中格外显眼,他是秦淮区中华门街道长干里社区志愿者邵明传,今年 1 月刚满 18 岁, 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生。" 我在这巡逻有三四天了,每天和民兵叔叔一起巡逻,帮他们检查水管,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邵明传
疫情期间,他就作为志愿者在小区站岗,帮忙测量体温。刚放暑假,他又再次投身社区防汛队伍中。
双胞胎姐妹花:从小听老一辈讲防汛故事,现在也要出份力
7 月 21 日中午 12 点,双胞胎姐妹花夏烨、张烨准时来到龙潭杨家沟水泵站,为防汛点的巡防员们送上午餐。刚刚结束大一课程的姐妹俩十多天前回到家乡,看到严峻的防汛形势,立刻投入到志愿工作中," 从小就听爷爷讲他扛土、驻堤的防汛故事,我们现在长大了,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双胞胎姐妹俩夏烨、张烨
营防村杨家沟水泵站 9 米高的水位标尺,和枯水期高出水面两三米的栈桥,如今已经消失不见,风景如画的江边湿地公园也完全淹没在上涨的江水中。原本早上 6 点半开始的巡防交班,最近提前到了 6 点,两小时一次的记录,也缩短到半小时一次。姐妹俩是 7 月 19 日开始参与防汛巡防工作的,早上 5 点半,爸爸就带着她俩等在村委会门口。她们的工作时间达 11 个小时,从早上 6 点持续到下午 5 点。
△姐妹俩检查水沟是否有反渗、冒泡现象
走在背水坡,姐妹俩仔细查看水沟、水塘是否有冒泡、反渗的现象。一旦发现气泡,就立刻登记、上报。根据老一辈的经验,这也许是溃堤的前兆,要特别留意。姐妹俩的工作主要是记录水位、水文信息,采买物资、送饭,偶尔也会参与巡堤。夏烨觉得," 穿上这身红马甲,我们就守土有责,我们就要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要让爸妈、爷爷奶奶为我们骄傲。"
△胡怡欢和胡怡乐姐妹俩
长江边的中山码头,防汛工作同样在紧张地进行着。胡怡欢和胡怡乐这对双胞胎姐妹,今年 19 岁,是即将读大二的学生,也是鼓楼区下关街道唐山路社区的防汛志愿者。" 我们来当志愿者,都是受爸爸的影响。" 妹妹胡怡乐说。原来,姐妹俩的爸爸是南京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最近一直在防汛一线。
△妹妹胡怡乐对市民进行劝导
尽管在脑海中想象了无数遍巡江的情景,但工作内容远比自己想象中要多," 我以为巡江只需要查看路面的渗水情况,没想到劝导市民也是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像钓鱼、踏上围挡平台观景这些危险行为,我们都要进行劝阻。从早上到现在,我们已经劝了好几波市民了。" 胡怡乐说。
据江苏团省委统计,在江苏,大批青年志愿者在农村、城市河道、厂矿企业等防汛重点区域,参与巡堤驻守和堤坝加固等抢险工作。目前,全省已组建 229 支防汛救灾青年志愿者队伍,覆盖志愿者 8100 余人。
张开羽翼,少年长成,他们乘风破浪、踏浪前行,把青春力量挥洒在防汛一线。
实习生 钱嘉玥
通讯员 龙煜 南消轩 张思怡 孙雪凡
记者 白雪银 徐梦云 谢喜卓 侯天卉 陆雨潇 蔡梦莹 徐苏宁 / 文
王曦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