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22
深晚报道|马田街道钟表基地资源化处理中心投入运行 每天3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记者从光明区马田街道获悉,该街道第三座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已投入运行,该中心位于钟表基地,每天可将 3 吨厨余垃圾 " 变废为宝 "。据悉,该资源化处理中心由原合水口 2 站垃圾转运站增扩改造而成,日处理厨余垃圾量可达 3 吨,能处理周边 5 公里范围的 8 个小区、10 个餐饮门店、2 个公共机构等一天产生的全部厨余垃圾。并且集垃圾分拣、油脂分离、废气净化、发酵转化于一体,不仅能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还能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等其他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为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 " 闭环 " 运行,马田街道在倡导开展垃圾分类,加大前端收集设施投入的同时,快速推进厨余垃圾末端处置配套设施建设,该街道市政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厨余垃圾易抛洒,不便运输,味道大,就地处理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记者前往现场,观看了厨余资源化处理中心的垃圾处置过程。一辆载有 30 桶垃圾的全密闭厨余垃圾回收车开进站里,将厨余垃圾桶放到预处理机的投料口后,系统便自动开始工作。操作台上,厨余垃圾中的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先被人工分拣出来,然后经减量机挤压粉碎、脱水分离油脂,再送入发酵机,经过 24 小时菌种发酵后形成有机肥料。厨余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油脂,则进入相关设备进行再度加工,可以用于炼制生物柴油。而产生的营养有机肥经处理后,将用于园林绿化的种植。

这种处理方式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吗?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该中心有关负责人。其表示整套处理设备整体密封性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滴漏," 我们还配置了除臭管道,在投料、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味,通过管道由高能离子净化系统进行净化。" 另外,减量机和发酵机内都配有 UV 广解系统,具有除臭、杀菌功能。而整个设备间也装配新风系统,确保中心内外空气清新。记者探访时,确实没有难闻的异味。

据悉,目前马田街道已建成 3 座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每日处理量达 9 吨,但相对于辖区每天产生的约 28 吨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远远不够。接下来,该街道将在合水口、石家、新庄社区等三个社区各新建 1 座厨余资源化处理中心,并扩建薯田埔厨余资源化处理中心,将原日处理量从 2 吨提升至 6 吨,实现厨余垃圾当天完成资源化利用处理,全部实现 " 变废为宝 "。

深圳晚报记者 石丹 通讯员 余巍巍 胡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