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江源之旅在夏天,主要目的地是青海南部青藏高原上的青南高原。尽管今日高原之城果洛和玉树已通民航航班,也有高速公路互通,旅行者前往那里已不再艰难,但为了更加亲近它,我仍然选择了自驾,从深圳出发深入高原腹地。
三江源是我向往的一个地方,中国的两条主要河流黄河和长江发源于那儿,国际河流澜沧江也同样在此发育。三江源地区山野苍茫,河网密布,印度次大陆板块和欧亚大陆两大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它,由此形成昆仑山和唐古拉山等山脉,以及派生出来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三江源是青藏高原之魂,其中发育的诸多大江大河养育了高原上大量的生灵,它是中华文明的源点,虽然原始蛮荒,却生机勃勃,极具感召力。
我这次走进高原,选择从川西高原驶入,在行走青海果洛年保玉则、阿尼玛卿山后抵达扎陵湖和鄂陵湖湖畔,再往南穿越巴颜喀拉山之后到达玉树。玉树,当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盛赞这里有中亚地区最好的高原草场。从玉树出发西行是真正深入三江源腹地的开始。玉树的曲麻莱县黄河的源头之县,治多县则拥有长江源头扎曲、沱沱河以及通天河所流经的广大区域。我们从治多穿越山原无人区至杂多县,来到澜沧江的源头。之后重回玉树,再从玉树出发返回川西高原,沿雅砻江河谷驶出高原,形成一次又一次转山之旅。
三江源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并有故事的地方。
在年保玉则,我们漫步于仙女湖畔的山水碧野之间,寻觅隆格山山巅生机盎然的草甸花海;在玛卿岗日茫茫雪山之下,我们与气势磅礴的哈龙冰川近距离接触,发现了金子般的高原植物绿绒蒿;在达日,我们深入巴颜喀拉山腹地,欣赏草原上赛马盛宴;在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湖畔,我们领略变幻无穷的湖光山色和亘古不变水鸟的鸣叫,欣赏藏野驴和藏原羚在湖畔草原上闲静的生活场景;在通天河、扎曲边,我们注目涓涓细流和波澜壮阔的江水,感受 " 逝者如斯夫 " 的河流变迁;在日阿东拉山,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越,体验高原腹地无人区带来的惊险与刺激;在巴艾涌国家地质公园,我们观赏大峡谷中灵动植物蓝翠雀花,与珍稀动物白唇鹿不期而遇,在柏树簇拥下观赏旖旎的丹霞地貌;行走在唐蕃古道上,我们回眸千年嘛呢墙与许多圣迹图腾,找寻远古羌人在高原上的生存之谜,感受文成公主一千多年前所历经的那次艰难行进,体会阿来《云中记》中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地质运动带来的惊心动魄。
2020 年值得我们期待,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要建成。回想当年,美国环保主义者约翰 · 缪尔来到加州内华达山脉间的约塞米蒂,在享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他提出一系列建立 " 国家公园 " 理念。后来美国颁布《黄石国家公园法》,标志着世界首座国家公园的诞生。
《远山孤旅》可能是国内首部比较全面描写巴颜喀拉、阿尼玛卿山及三江源地区的旅行之书,书的写作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或许还是一次机缘巧合。那是一个粗犷且鲜为人知的地方,那里扑朔迷离的自然与人文生态让我留连忘返。自古以来,三江源地区就是一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上,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来自西域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在冲突中走向融合,产生了无数传奇故事。我观察、感知、记录大自然中的这一自由与野性,给自己留下一个行走高原的理由和记忆,为读者描绘一幅视觉与精神的壮阔画卷。
《远山孤旅》
孙重人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年 7 月
特约撰稿 孙重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