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冯瑶 颜英杰 记者 梅书华)老年人最容易摔伤骨折,可选择手术又有诸多风险。有这样一种骨科外固定方法,不用开刀,也可以解决四肢的骨折问题,它就是中医正骨小夹板固定术。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使用这种方法,帮助了许多骨伤患者。该科主任医师魏成建介绍,该固定术有着 2000 多年的历史,如今经过不断创新,科室还独创了智能气囊式小夹板,针对怕疼的骨折患者,可进行渐进式复位。
不用开刀,小夹板固定术也能治骨折
六合的钱奶奶 77 岁了,因为下雨路滑一不小心摔倒,腕关节骨折了。当地医院建议进行手术治疗。钱奶奶年龄大了,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麻醉风险大,钱奶奶的经济也不宽裕,医生建议她到江苏省中医院骨科看看能否保守治疗。
魏成建接诊查看后,决定给钱奶奶先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然后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外敷膏药,内服中药汤剂。5 周后,钱奶奶复查发现,自己的骨折部位已经基本愈合。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老人都患有骨质疏松,极易因外伤引起骨折,最常见的就是上肢,靠近手腕部的桡骨远端骨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后遗症,如创伤性关节炎等。老年患者因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者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往往预后较差。骨科手术更存在麻醉意外和感染的风险。所以大多数老年患者会选择中医正骨保守疗法。针对青少年常见的外伤导致上肢骨折,许多家长担心手术风险和手术后留下疤痕等后遗症,也会选择小夹板固定。
" 中医正骨主张用一整套传统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功能。" 魏成建告诉记者,中医正骨初期要对准、消肿、祛瘀、止痛。中期要续骨、和营活血。后期要补肝肾、功能到位、防后遗症。而小夹板外固定能够有效地防止骨折端再发生移位,便于及时进行锻炼,防止关节僵硬,不妨碍肌肉纵向收缩,有利于骨折愈合,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需要经常调整,关键费用还低廉。
不断创新,智能气囊小夹板可实现渐进式复位
据悉,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医家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就有了对竹夹板固定的记录。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提出小夹板外固定骨折的四项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把用小夹板治疗骨折的理论与技术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魏成建介绍:" 在临床使用中,我们不断创新,发明了许多新型小夹板。尤其是将传统方法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首先提出了新‘动静结合’理论,独创智能气囊式小夹板。"
智能气囊小夹板智能在什么地方?夹板仍用原本的木质小夹板,但是扎带改为气囊扎带,有 2~3 个,既不影响夹板的通透性,还能控制系统轻巧随身携带。压垫也是气囊压垫,可随意放置,调节压力防止骨折再移位,如骨折手法复位后有残余移位、骨折再移位,调节压力可以纠正移位。如有老年体弱患者不能耐受一次复位的疼痛刺激,可直接通过压垫来复位。分次调节压力,进行渐进式复位。该夹板扎带压力智能控制,安全稳定,压垫加压程度人为控制,是智能化、可动力加压的新型夹板,创新了传统的复位及外固定的概念。
" 中医骨科保守治疗,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创新,只要临床疗效好,简便轻廉,患者认可,我们会始终坚持。" 魏成建告诉记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