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董菊 记者 任红娟 刘峻)夏季天气炎热,中暑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一旦中暑不及时处理的话,则有可能危及生命。哪些情况下容易中暑,有何症状,如何急救和预防?本期,现代快报健康大师课特别邀请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孙凯,他教你学会预防和正确的急救办法。
孙凯解释,中暑就是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工作以后,我们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汗腺功能发生衰竭,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的一种疾病。
" 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很容易导致中暑。" 孙凯介绍,第一是环境因素,在环境温度大于 32 ℃,相对湿度大于 60%,加上通风不良的情况,这时候就容易发生中暑。第二个是机体的因素,主要散热不良,比如一个人过度肥胖、穿着不透气的衣服等等,还有热适应比较差的人,比如年老体弱的病人,还有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 人最舒适的温度是在 20-25 ℃,相对的湿度是在 40%-60%。" 孙凯对现代快报记者说,人体主要是通过汗液和皮肤的蒸发来散热,如果外界的温度比较高,这些散热的方式不能很好地把体内的热散出去,人就容易发生中暑。
孙凯介绍,临床上把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者劳动以后发生的头晕、恶心、出汗、疲劳,这种情况提示是先兆中暑。
轻症中暑,是上述这些症状的加重,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甚至是面色苍白、神情淡漠。
重症中暑,临床上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以后,细胞脱水引起的肌肉收缩。热衰竭是因为中暑以后大量的脱水,引起了循环功能的紊乱,那么表现出头晕、低血压、心跳加快、晕厥等等这种情况。热射病是中暑里面最重的一类,临床上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 40 ℃以上,无汗、皮肤干燥、意识障碍,表现出神志不清,甚至昏迷这样一个情况,还有加上肝肾这些重要脏器功能的衰竭。重症中暑里," 热射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最高可以达 80% 以上。" 孙凯提醒。
对于中暑的人,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孙凯支招,一旦发现病人出现中暑症状,立刻要把他放到阴凉通风的环境当中,保持温度低于 26 ℃,可以用电风扇或者是空调降温,然后及时给他喂水,帮助他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喂一些藿香正气水。
另外,也可以用温水擦浴。" 这时候千万要记住,不能用冷水,因为冷水会刺激皮肤收缩,反而会引起不良散热。" 他建议,还可以给病人进行肢体的按摩,促进病人散热,较重的病人可以把他放到 27-30 ℃的温水里进行降温。" 昏迷的、严重的患者,我们要紧急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如何预防中暑?孙凯有三点建议给大家:
第一: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工作,或者是活动,特别是太阳直晒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午后 1 点钟到 4 点钟,这个时候太阳是最猛烈的时段,避免户外的活动。
第二: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戴太阳帽、穿防晒衣。
第三: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
现代快报和天下美篇报重点打造的 " 健康大师课 ",由碧桂园江苏区域特别支持,邀请权威专家,针对你关心的健康话题,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传播健康知识,构建健康理念。" 健康大师课 " 的课程内容,涵盖健康领域的各个方面,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全媒体多平台推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