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的一天
“今年的芒果大丰收啊!”七月中旬的一个早晨,在广西百色田东县祥周镇的一块芒果地里,果农凌文结一边采摘成熟的果实,一边发出喜悦的感慨。
田东县土地肥沃、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是我国芒果栽培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有着“中国芒果之乡”的美称。进入七月这个芒果成熟的时节,每天早晨凌大叔都要来到自家承包的芒果园里进行采摘。一个个熟透了的芒果挂满技头,迎风摇曳,果香阵阵,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凌大叔在果园里摘果,他的妻子则在芒果树下修剪刚摘下来的果子,弟弟在一旁登记芒果订单。果园里很安静,热烈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照射着他们脸上的汗珠。
凌大叔以前在外地打零工贴补家用,妻子则在田东做水果商贩。每年六七月份,村里的芒果结的多,妻子就帮忙蹬三轮往镇上送芒果。后来妻子对凌大叔说,种芒果才有盼头。所以凌大叔 2014 年就回来田东承包芒果园,用上自己全部的积蓄,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一点,一心一意搞芒果种植。
“现在和过去不同了,以前种芒果就只管种,望天打卦,等果商来收购,价格低,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还常常卖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除了种植,还要剪果、装框、挑选、过称,然后要把果送去交易市场或者合作社、电商公司等等,只要果的质量好,就不愁卖不出去,如今芒果的价钱也比以前好多了!”凌大叔说着,用手擦去脸上豆粒大的汗珠,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下午四点,凌大叔骑三轮车把上午摘下的几百斤芒果运到了几公里外的中国芒果交易中心。大批的果农和收购商早已云集于此,和凌大叔一样拉着芒果来送货的果农把入口处堵得水泄不通;大批收购商在场内询价,工人忙于将芒果分拣、包装、搬运、装车;大货车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司机们等着记录员做完最后的货物清点,时刻准备出发。凌大叔种植的芒果品种以“桂七”为主,这是田东芒果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品种,由于产品品相好,收购商争相抢购,不到一小时就销售一空。
“今天的工作结束了,明天继续!”凌大叔说着,微笑着蹬上三轮车,向着来时路出发。
“无比幸福”的返乡创业者
田东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有着红色基因和光荣历史的地方,早年的发展却没能和其光环相匹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外出务工是许多成年劳动力的无奈选择。近年来,随着当地农业电商的兴起,政府开始关注这一板块,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这个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人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实现脱贫致富,吕小莲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天,在自家的果园里,吕小莲坐在小桌子前制作芒果甜品,招呼自家和邻居的孩子来吃,孩子们非常开心,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制作芒果甜品的过程,吕小莲让人录制下来,用于发送给客户。她说,制作芒果甜品,最好用“桂七”作为原料。其他品种的芒果甜度通常只在 14%-17% 之间。而桂七芒的含糖量可以达到 20%,但是吃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腻、齁,非常清爽,还具有独特的奶香,所以在当地也被称为“香水芒果”。
“在广东工作的那几年,我跟着擅长制作糖水的广东人学到了好多芒果美食的做法。现在,我除了在果园里直播卖果,也会录制一些芒果美食小视频发送给客人,他们都很喜欢,这也算是我们的一项增值服务吧!”开朗的吕小莲一边说一边笑。
近年来,著名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在田东产业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借助集团旗下零售品牌凤凰优选和碧乡农业,通过与当地电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密切合作,通过产品包销、销售渠道开放、联合电商直播活动等,向全国销售田东芒果和特色农产品,从而多渠道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吕小莲原本在深圳打工,后来见家乡的芒果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在 2017 年回到田东成立了合作社,用电商、微商、社区团购的模式进行芒果销售。她坦言,自己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电商一无所知,以为就是开通个网店,把产品挂上去就可以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电商知识,销售一踏糊。”
在县里有关部门和县电商协会的帮助下,吕小莲的创业之路逐渐走上正轨,“县里举办网络销售培训班,我去参加了,学到了很多网络销售的知识,都运用到了电商运营上。县电商协会还会帮助我们争取 ‘ 福利 ’,例如以前的物流成本很高,一件十斤的芒果,发货到区外物流费要 40—50 元,电商协会统一和物流公司谈,现在物流费只需 8 元左右一件。还有装芒果的纸箱,以前是五六元一个,现在电商协会帮我们争取到两三元一个。这使得我们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利润就增加了。另外,拍摄图片、制作网络页面等,都是电商协会帮我们搞定。”
田东通过举办电商培训、举办电商大赛等方式,大力发展电商。再加上碧桂园等知名企业的帮扶,解决了芒果的销售问题,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越来越多人从事芒果种植和芒果销售。截止 2019 年,田东从事芒果营销的企业有 287 家,芒果种植销售合作社达 96 家,从事芒果线上营销的电商、微商达 3500 多家,年销售芒果约 7 万吨,占全年芒果产量的 40% 以上;田东芒果产值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各县 ( 区 ) 前列。目前销售田东芒果的电子店铺有 3000 多个,销售网络覆盖全国,销售额逐年增长,从 2016 年的 8000 万元上升到 2018 年的 2 亿元。
“事实证明,我返乡创业的决定是对的。现在能留在家乡亲人的身边,收入也比以前背井离乡打工高多了,我真的感觉现在无比幸福。”吕小莲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精准扶贫,企业发力
近年来,田东县积极开展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 " 爱心助农 · 电商扶贫 " 线上销售活动,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切实助农脱贫增收。2019,京东生鲜田东县芒果基地认证揭牌暨京东 · 田东扶贫馆开馆,标致着田东推动电商扶贫阶段性成果显现。
岑参是田东县电子商务协会的常务副会长,毕业于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12 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返回家乡创业,创立田东农派三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几年来,他的电商生意越做越好,农派三叔已成为当地的农业电商标杆企业。
傍晚六点半,在农派三叔公司的仓储部,几台打印机马不停蹄地运转打印订单,专业照相机、摄影灯、打包钳等一应俱全,工人们分工明确:选果,套膜、装箱、过称、打包、发货,这里每天都这么忙碌。在当前的芒果季,工人们每天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别看现在红红火火的样子,当初我也吃了不少苦头啊!”岑参说,网店刚成立的时候,由于没有经验,选果没有诀窍,一些芒果外头光鲜亮丽,还没发货里头就已经开始腐烂,发货之后收到无数投诉,客户都要求退货;后来才开始抓选果的品质,但果农又对此不理解、不接受,而且岑参当时也缺乏跟果农打交道的经验,经常和果农争吵,没人愿意把芒果卖给他。这些都让岑参焦头烂额。
不服输的岑参静下心来,改进了和果农打交道的方式。他和果农广交朋友,虚心向他们请教。慢慢地,果农对网店高品质要求有了了解,也接受了这样一种合作方式。好果卖好价,尝到甜头的果农如今非常支持农派三叔,都愿意把好芒果留给岑参。再加上包装方式也不断改进,使得发到客户手中的芒果品质得到了保证。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岑参领悟到:发展电商,还需要给自己不断“充电”。而此时,碧桂园伸出了橄榄枝。2019 年 3 月、7 月、10 月,碧桂园联合团中央、清华大学共同主办“青创 10 万 + ”返乡扎根创业青年清华大学研修班,目前已开展三期,田东县有 10 人参加了培训。2019 年 5 月 13 日 -18 日,碧桂园联合深圳坪山区、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办“青创 10 万 + ”田东县致富带头人仲恺培训班,田东县共组织了 42 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目前碧桂园已组织了五场相关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考察、项目路演竞赛等方式,提高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能力。而岑参正是这些培训项目的受益者。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碧桂园是两样都做到了,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很大。我们也真正找准了方向,感谢碧桂园。”岑参感慨道。
碧桂园田东扶贫项目驻地负责人秦泽明介绍,“田东是个好地方,田东的桂七芒果更是宝。外地果农也尝试过嫁接桂七芒、大棚种植等方式,但都没有成功。所以说桂七也是属于田东县特有、不可复制的顶级美味。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 2019 年 7 月,碧乡农业开展“金芒行动”,碧乡帮助田东县农户销售芒果 7500 多箱,实现销售额 70 多万元。今年 520 当地举办的“益起买买买消费扶贫节”,碧桂园联合电商带货红人薇娅一起销售田东芒果干 60 多万元。此外,碧桂园发动集团十多万员工、数百万业主,大量战略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商业联盟,还有众多的社区和社群,鼓励更多人“以购代捐”,一起加入到消费扶贫行动中来。
芒果销售是碧桂园在田东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碧桂园在田东已启动实施扶贫项目 9 个,累计投入资金 2600 多万元,累计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 3977 户 14621 人,帮助 2849 户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通过精准扶贫,许许多多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扶贫力量,帮助田东的芒果产业逐步走上正轨,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正在悄然改变。
【丰味助农】田东桂七特惠优选,给你一份由口到心的甜蜜满足,
【助农特惠】每一口都是阳光的味道,薇娅推荐的田东芒果干来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