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0-07-30
尚书巷、三元巷、谢公祠……南京这些狠人把人生过成了地名(第二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

一街一巷

都有着历史的痕迹

走在街头巷陌

有很多地名里都藏着人名

前阵子,文脉君写了一篇

南京这些狠人把人生过成了地名(点击查看)

网友读者反响强烈

不少人纷纷留言

想看第二弹

今天,它来了!

梅岗

游过雨花台,大都知道有个叫梅岗的地方。

南京人爱梅,古来有之。很多人就以为,梅岗的这个 " 梅 ",出自此处遍地的梅花。

其实不然。这里的 " 梅 ",实际是个人。

此人名叫梅赜,生活在一千多年前,曾任豫章内吏,豫章太守。

当时正值东晋初期,大军压境,南京吃紧。

为了抗敌,梅赜屯兵雨花台,奋起抗敌。后人为了纪念梅赜高风亮节,在岗上建梅将军庙,广植梅花,遂称为梅岗。

到明清时,这里已形成梅海,成为了南京一处赏梅胜地,直至今天。

三元巷

东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三元巷作为一条地方风味甚浓的街道,记载了历史的沧海桑田。

" 三元 " 是什么?

乡试考取第一名叫解元,会试考第一名叫会元,等到殿试,又考了个头名状元,这就叫连中三元。

古往今来,能集齐三元者少之又少。南京人尹凤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正值嘉靖年间,倭寇犯边,沿海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

小小年纪的尹凤看在眼里,他立下报国之志,有朝一日荡平倭寇。

高第之后,尹凤如愿来到前线。

有一年,倭寇攻占了福清、南安两县,将抢掠的财物装船带走。尹凤闻讯追击,击沉倭寇 7 艘货船。

在外海,双方随即展开一场血战,尹凤身先士卒生擒 23 人,斩首 170 多人,溺水而死的敌寇无计其数。

尹凤的事迹,为家乡百姓津津乐道。直至后来,不少娶亲的花轿都要经过三元巷,以图子孙后代 " 连中三元 " 之吉。

尚书巷

秦淮区藏着一条老街道,就叫尚书巷。

短短三百多米的小巷,却给很多南京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巷名里提到的这个尚书,究竟是谁呢?

让时间回到明代,有位尚书,名叫倪岳。

倪岳画像

倪岳出生在学霸世家,一门出了三个进士。他跟父亲同在翰林为官,有人称赞 " 衣冠之盛,为南都第一 "。

鞠躬尽瘁了一辈子,传说他在病重去世前几天,还亲自写推荐官员的奏稿,都顾不上交待后事,去世时只有 58 岁。

死而后已,孝宗对他的族人大加封赏,而附近的人们把他住过的地方叫做尚书巷,表示怀念。

朱状元巷

天下才子,半出江南,南京历代出过不少状元。

水西门附近,有条朱状元巷,因明万历年间状元朱之蕃住在这里而得名。

朱之蕃的书画很厉害,他的竹石画很有苏东坡的神韵,山水画又酷似米芾等大家。他一日可写万字,字字有颜真卿、文徵明的笔意。

朱之蕃的达摩像

话说,他出使朝鲜期间,当地人以人参、貂皮为礼品,请他作画写字。

他也不推辞,而是将所得的礼品悉数拿出,去换取散落海外的中国古代字画和古董,带回国内。

他为朝鲜王朝迎恩门题写的匾额,至今还存放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美人巷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生活在南京这么久,从来也没听过有一条叫 " 美人 " 的巷子啊?

老南京可能知道,洪武路上有个闺奁营,也叫作 " 美人巷 "。

民间传说,这个美人指的是朱元璋的妃子——卢氏。

相传卢妃进宫时,家中的金银细软奇珍异宝,摆满了巷子,排场之大,前所未有。后来,刘基便将此巷的名字改为闺奁营。

只是,翻阅《大明会典》等相关资料,并未发现这位卢妃的只言片语。

绝代佳人珠光宝气的美丽传说,最终也成了一个谜。

侍其巷

如今的钓鱼台一二三巷,当年都叫侍其巷。

侍其是复姓,宋代,南京有个进士叫侍其瑀,品行好、学问大,特别擅长写诗。

话说当时,有个狂到不行的人,人称 " 贺鬼头 " 贺铸,对就是那个写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的贺铸。

贺铸画像

别看他平日里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但就是欣赏侍其瑀。

有一回,贺铸趟风冒雪,专程来访侍其瑀,两人泛舟秦淮河,开怀畅饮吟诗作对,传为一段佳话。

许家巷

能如此潇洒的,不止侍其瑀和贺铸,还有明代嘉靖年间的会元许毂。

宦海沉浮,一路以来,他做过不少官。后来,他归田南京,这一住就是三十余年。

那些年,他终日赋咏自娱,挣来的钱都往小竹筒里一丢,客人来了取钱沽酒,一醉方休尽情酣唱。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这条许毂住过的巷子,也改名叫许家巷。

王府园

南起锦绣坊,北至中华路内桥南口,有个地方叫王府园。

别误会,过去住在这里的人不姓王,而姓朱。

那一年,朱元璋还不是皇帝。老对头张士诚自称吴王,在苏州厉兵秣马以图大业。

" 吴王名号哪能轮到你!" 第二年,朱元璋也进爵吴王,隐然有与张士诚抗衡的意味。

朱元璋像

百姓们把张士诚政权为 " 东吴 ",朱元璋政权称为 " 西吴 "。

我们常听到,《明英烈》中朱元璋 " 西吴贤王 " 的称号,就是从这儿来的。

西吴贤王的花园,自然也就成了 " 王府园 "。

谢公祠

说起谢公祠,南京人恐怕都不陌生。这个谢公是何许人也?

他是名门之后,父亲是豫州刺史谢奕,叔叔是太傅谢安,母亲阮容,是西晋名士阮籍的族人。

他还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少年英才,小小年纪就言明心志 "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世人称他 " 谢家玉树 "。

这个人就是东晋名将谢玄。他真正名满天下,是因为淝水之战。

谢玄像

383 年,苻坚亲自率军南下,号称雄兵百万。孝武帝令谢玄为先锋,统领人马阻击。

很快,两队人马隔淝水相望,大战一触即发。

谢玄派人向对面送信:" 你们那么远到我们的疆土,却在淝水边上列阵,难以速战速决。不如你们退后一点,我们渡河与你一决生死。"

苻坚显然太自信了:" 只管让军队退后,等到他们过来了,我们再用铁骑数十万把他们赶下河,尽数全歼。"

可他没想到,后退的命令一发出,手下兵马一下就乱了阵脚,再也控制不住了。

谢玄可不跟他客气,冲进人群,杀了个措手不及。不仅歼灭了对面大部分部队,还顺带缴获了苻坚的乘驾云母车,军资、珍宝堆积如山,牛马骆驼十万余头。

其实,只要你细心观瞧,类似的地名还有很多。

邓府巷、蓝家庄、张都堂巷、花家巷、杨将军巷、安将军巷 ……

那些把人生过成地名的 " 狠人 ",他们的故事仍在流传。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