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03
樊锦诗送给“考古女孩”钟芳蓉的是一本什么样的神仙好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因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而备受关注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近日收到了她的 " 偶像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赠予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书上还有樊锦诗先生和顾春芳教授两位大咖的亲笔签名。

激动的她,连夜回信,还合拍了一张自己与书的合影。这封信与合影,已经被转交到了两位大咖的手中。

钟芳蓉不仅成为全国考古圈宠着的小师妹,还达成了追 " 星 " 女孩的最高境界。

那么,牵起这样一段考古界乃至整个学界佳话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神仙好书呢?

事情要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敦煌说起,那时,那里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人们住土房,喝碱水,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樊锦诗,作为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敦煌工作,留下一段段闪耀着青春芳华的珍贵故事。

她以 "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 为誓言,坚守大漠、守护敦煌近六十载,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2019 年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于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敦煌的女儿 " 樊锦诗荣获 " 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 国家荣誉称号。不久后,她的唯一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是樊锦诗的忘年之交,樊先生曾说:" 她是这个世界上懂我的人。" 老一辈学者的真情口述,青年一辈学者的细腻记述,共同记载了这段珍贵的敦煌记忆。

曾经多次婉拒各方撰写自传邀约的樊锦诗,此次得以出版这部近三十万字的传记,实属不易。打动她的,除了顾春芳老师的心灵相通,译林出版社的拳拳诚意,更主要的依然是那颗为了敦煌、为了莫高窟的赤子之心。正如她在 " 自序 " 中所言," 以我在敦煌近六十年的所见所闻,为莫高窟的保护事业,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留史、续史,是我不能推卸的责任。"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更照应着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史,是几代莫高窟人献身大漠的历史见证。樊先生怀着对敦煌的深情,对众多前辈的敬意,为千年敦煌立传、为莫高窟的未来写史。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书中有温婉而刚强的中国女性坚守大漠、守护中华文化艺术遗产的动人诗篇,有敦煌莫高窟独一无二的历史传承和不朽之美,还有感人至深、代代相传的 " 莫高精神 "。

樊锦诗选择了敦煌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敦煌选择了樊锦诗向世人言说它的沧桑、寂寞、瑰丽和永恒。她以一生书写下自己的人生注解:我心归处是敦煌。

(出版社供图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