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04
深晚报道 | 深圳公共文化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2019 年暑假,市民在深圳图书馆看书学习。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 来深圳 8 年,最喜欢的就是深圳令人赞叹的阅读氛围,还有许多免费的文化活动。" 这是一位读者的留言,也是许多深圳人的心声。家门口就有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步行不算长的一段距离,就有免费开放的文化场馆、体育设施。轻触屏幕,就可穿梭在博物馆各个展厅,观看深圳精品文化 " 云秀 ";遥望远方,深圳歌剧院、深圳美术新馆等深圳文化新地标正铆足火力,加紧建设 ……

前不久,深圳收获一张闪亮新 " 名片 " —— " 美好生活城市 "。根据调查给出的深圳核心数据中,公共文化服务指标超过平均值,在国内各地处于领先地位。

打造 " 十分钟文化服务圈 "

通过不断打造并完善 " 十分钟文化服务圈 ",深圳将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了每个市民的眼前。

全市 51 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23 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让文化渗透入城市毛细血管。

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全市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达 16 万场次,受惠市民超过千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市、区相关文化场馆不断延伸免费开放领域和内容。如实施市民素养提升工程,推出 " 美丽星期天 "" 音乐下午茶 " 等,让市民免费共享高雅艺术等。

2017 年 5 月,深圳首发城市文化菜单,成为国内城市里第一份对标国际一流城市推出的文化菜单,让市民尽享 " 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 " 的丰富文化生活。其中不少活动达到了国内同类文艺领域的最高水准。其中," 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 是国内规格最高、最权威的国家级创意设计展览,引领中国设计创新发展趋势。

深圳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决策,也离不开各部门多年的耕耘。2015 年底,深圳宣传文化系统出台《深圳文化创新发展 2020(实施方案)》,提出了 153 项重点任务。截至今年 6 月,基本完成了 145 项,完成率达 94.7%,平均下来一年干了 30 多件实事。

每 1.5 万人口

拥有一个图书馆

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 " 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在公共图书馆事业上,深圳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中国首个为公共图书馆立法、为全民阅读立法的城市,第一个研发出城市街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城市等。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公共图书馆 959 个,实现每 1.5 万人口拥有一个图书馆的目标,成为市民诗意栖居的精神文化家园。

深圳还支持出版集团 " 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 " 等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计划,目前已建成 6 座超过 3 万平方米的大型书城和 700 余家各类实体书店,每年依托书城书吧开展超过 1 万场公益文化活动。未来,深圳将在全市十区(新区)建成 10 座书城、100 个书吧,将成为深圳人身边的 " 文化客厅 "。

阅读永恒,载体创新,深圳持之以恒推进数字阅读,连续多年被评为 " 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

文化设施关乎城市品位和未来发展,更关涉民生幸福。目前深圳正掀起又一轮文化设施建设高潮。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国深博物馆(暂名)、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科学技术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深圳音乐学院等 "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 定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全部动工。" 十大特色文化街区 " 和一批市区级重大文体设施也已陆续启动。

今年 7 月,《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实施方案》经审议原则通过。作为 "2020 方案 " 的升级版,实施方案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又强调突破和创新,描绘出深圳未来文化发展蓝图。到 2025 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