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违建现象层出不穷,屡拆屡建 , 违建为何成了城市 " 顽疾 "? 因其涉及利益较大,各类违建当事人不断试探违法建设的 " 可能性 "。面对这一难题,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拿出新招实招,创新实施 " 违建预防 " 机制,将末端执法变为源头治理。2020 年上半年福田区共涉及规划土地违法类案源数 460 宗,同比下降了 52%,呈大幅下降趋势。
据悉,福田区过去每年受理涉及规划土地违法类案源数均在 1600 宗以上,最高峰甚至达到 2300 余宗,而查违执法一直属于末端执法,单纯使用执法手段难以遏止,甚至出现一些违法搭建在同一个地点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问题,执法人员陷入 " 循环执法 " 的困境。在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后,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认识到治理违建的关键不仅在于 " 拆 ",更在于 " 控 ",遂通过违建的管理、宣传、巡查、监督四方面入手,不断筑牢查违源头监管防线,营造了 " 不能违、不敢违、不愿违 " 的社会氛围,遏制违建风险。
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一改末端执法方式,创新前置管理,主动介入未验收项目,对辖区内所有的工程项目开展防控监管,主动对项目开发商、建设方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开展 " 双约谈 ",提前告知违建风险,督促项目开发商、建设方遵纪守法,常态化实施楼盘督导巡查,遏制新建楼盘集体违建风险。
同时,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还主动出击,将宣传点开设至项目销售现场、新建楼盘、违建频发小区等区域。近段时间来,共投放违建预防宣传展板 200 多块、张贴海报 4000 余张,搭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趣味互动游戏,持续普及查违相关法律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风险意识和法律素养,自觉甄别 " 高拓 "" 赠送面积 " 等消费陷阱,将 " 违建不可为 " 理念传递到市民心中。
强化巡查方面,该局实施天眼智能监控,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结合三维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对全区所有建筑物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和专业数据采集,每季度监测一次,通过后台服务器对采集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迅速发现建筑物的细微变化,实现对疑似违法建筑的全盘掌控、精准发现、精准查违。
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离不开党建引路。福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创新监督形式,充分发挥党员在查违监督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辖区聘请 51 名党性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党员担任党员义务监督员,协助发现、反映、举报辖区内新增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将查违监督触角延伸至社区网格,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查违工作再提升。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郭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