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编写的别具特色的图文历史书《中外 5000 年文明互鉴》。这是一本便于阅读、信息量庞大的人类文明史册。从史前文明时期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近代世界,通过巧妙的时空融合与结构设计,丰富的图片与形象的讲述方式,带领读者博览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的吉光片羽。
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或民族的历史都不是孤立发展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世界文明史离不开中华文明史,而了解世界文明史也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建立全球视野,培养更加广博的历史观。王其钧老师编写的这本《中外 5000 年文明互鉴》,正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直观地感受和比较研究中华文明史与世界文明史的机会。
《中外 5000 年文明互鉴》网罗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文化结晶,以文物见证文明。搭配精练的历史年表、丰富的大事记及图片说明,以文字回溯历史。全书以时间轴线为核心,采用公元纪年法,历史年表、大事记、图片以及图片说明都围绕时间轴线依次展开。
贯穿全书这条的时间轴线,不是死板的时间单元的堆砌,而是依据历史的发展,采用一种前宽后紧的布局,越往后发展,时间区间越紧凑,体现出人类文明日益递增的发展速度与丰富的文明成果。
这正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所在:它不是单独或孤立地向读者讲述某一文明的发展,而是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对照为形式架构,通过集中展示同时却不同地的文明,不仅让读者了解中外文明各自的演变,更凸显出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发展历程,进而揭示出人类历史和而不同的发展大势。这种对照讲述的方式,有助于读者建立全球视野和博大胸襟,在对伟大文明产生更深共鸣的同时,也更加珍视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此外,本书世界历史部分的大事更以不同小色块界定所属大洲,帮助读者可以轻松定位中外各历史时期或时间点上的历史真貌。同时,这些历史大事也与本书的图片形成了良好的呼应。
本书另外一大亮点在于书中丰富的手绘图片资料。作者王其钧是一位被多家媒体誉为 " 学者型画家 " 的央美教授。他率领专业团队,历时多年专为本书打造了百余幅精美手绘图片。这也是本书与常见图文历史书相比之下的独特之处。这种形式不仅使历史对象的再现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更有助于表现对象的细节,尤其在描绘建筑物时,能克服照片的缺陷,极为清晰地刻画建筑的形制和细部,甚至再现出相机无法拍摄的内部结构。可以说这本书既是展示人类文明的综合图册,同时又具有工具书的参考查询价值。
从装帧来看,大开本、延绵铺展的 " 奏折式 " 图书,颇具立体感和互动性,甚至可以作为 " 墙书 " 展示,供多人一起阅读、欣赏。这种装帧方式需要纯手工制作,可谓在浮躁的时代中传递了匠心精神。
《中外 5000 年文明互鉴》以丰富的图片内容、密集的知识信息和一目了然的排版布局,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演绎得生动而又传神,是表现中华与世界文明的一次视觉盛宴。
《中外 5000 年文明互鉴》
王其钧 编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 年 6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