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汉晓 记者 王晓宇)连云港男子于某在网上自学伪造人民币技术,并网购喷墨打印机、铜纸板、防伪纸等设备材料,躲在一出租屋内悄悄制造起大量小额假币,直至群众举报、公安机关将其查获时,于某已制造假币 2000 余张,面值近 4 万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8 月 6 日,于某被海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伪造货币罪依法批捕。
今年 7 月 22 日,海州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反映辖区内某村出租房内有人涉嫌伪造人民币。根据这一线索,侦查人员随后出击,将犯罪嫌疑人于某抓获。在于某居住的出租屋内,民警当场查获大量已印制好的成品假币,以及成套的制假材料和机器。经现场清点,假币总面额近 4 万元,且以 10 元、20 元面值为主。
制造假币可不同于普通造假,于某制假的设备是从哪里来的呢?又是如何接触和掌握制假技术的?
△ 于某伪造的 10 元半成品
△ 于某伪造的 20 元假币
原来,2019 年 8 月,刚刚刑满释放的于某回到家之后,想挣钱但是却干什么都不顺,还欠了一屁股债,于是他便琢磨着快速挣钱途径。他觉得挣啥钱也比不上 " 造钱 " 这条 " 致富路 " 更快了,于是就动起了制造假钞的发财梦,随后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制假币的信息,加了好几个 QQ 群,并认识了一个自称为花某的 QQ 好友,于某花了 12000 元跟花某学习制作假币,花某还给了于某一套 2015 年版本人民币 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的电子模板。
2020 年 6 月中旬,在花某的悉心指导下,于某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制假币的技术,于是他在海州开发区租了一套两间的房子,在网上购买了喷墨打印机、铜版纸、防伪纸、水印章、丝印网板等设备材料," 自学成才 " 的他开始伪造 10 元和 20 元两种面额为主的货币。
△ 于某伪造的部分 10 元和 20 元假币成品
据于某交代,他一开始是将假币在线下介绍卖给认识的人,但是觉得这样来钱慢,而且风险比较大,于是他就在 QQ 群里给自己做广告,不久就先后有山东、灌云的买家想要他的假币,其中于某与山东的买家在网上谈好 10 元面值的假币每张售价 2.5 元。7 月 22 日,于某打包了 1000 张 10 元面值的假币,准备在第二天与山东的买家当面进行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结果假币还未出售就被公安机关抓获了。
公安机关提请批捕于某后,海州区检察院经依法审查认为,于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伪造货币,其行为涉嫌伪造货币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对于某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交由公安机关执行。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办案检察官提醒,本案中,嫌疑人于某选择 10 元、20 元面额较小的币种制假,一方面制假相对容易,另一方面市民在收到后不会特别防范,就算事后发现,也通常是自认倒霉而不会报警,正是这种心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假币不分 " 大 "" 小 ",市民在使用人民币时,要多留心眼,一旦发现使用假币,及时报警。(海州检察院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