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11
深晚报道 | 2018-2019年度赵超构文化新闻奖出炉,深圳晚报摘四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主办的 2018-2019 年度全国晚报赵超构文化新闻奖评选日前结束。深圳晚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西安晚报等 38 家晚报共计 150 篇作品申报参评,最终评选出新闻类一、二、三等奖 60 个;评论类一、二、三等奖 25 个;版面编辑类一、二、三等奖 25 个。其中深圳晚报报送的《消失的历史可以反照我们的当下吗》等 4 篇稿件分别摘得赵超构新闻奖(文化类)一、二、三等奖。

赵超构文化新闻奖是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下的纯公益活动,以已故的杰出新闻工作者、中国晚报泰斗赵超构先生的名字命名,表彰在文化新闻报道中优秀的新闻作品,以鼓励全国晚报的 文化记者在岗位上勤奋奉献,讲出好的中国文化故事,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报道。

在 2018 年和 2019 年中,全国晚报的文化记者,秉持 " 文化自信 " 理念,报道全国及各地区的文化繁荣景象,让广大晚报读者体会到了文化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深圳晚报荣获一等奖的作品《消失的历史可以反照我们的当下吗》,以张真《银幕艳史》为书写的出发点,探讨个人影像时代,人们生活日常表达、记录、传播中,如何让一种新的书写更加有效地重释、解构甚至引领后现代乃至未来社会。

二等奖作品《谭盾:不是我作曲,而是曲作我》,记者直击著名音乐家谭盾来深为音乐会现场排练,呈现大师舞台下的另一面,谭盾对原创作品的阐释、创作心路的剖析以及人生感悟的分享,使人物鲜活形象跃然纸上。

▲谭盾

三等奖作品《深晚图书博览会 第一馆文学馆》和《2018 演出盘点:原创崛起名团一票难求》,前者在海量新书基础上,以经典、独特、清奇元素为主轴,呈现一批有代表性文学新作,给读者以阅读指引;后者以点带面,回顾梳理深圳舞台的高光时刻、惊喜之作和演出市场发展趋势,带给读者更多思考。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2018-2019 年度的评奖是在网上微信群中进行的。所有申报作品首先在文化分会会长群中进行了公示,由文化新闻分会主要负责人对稿件进行了初评,对初评内容在会长群 中进行了讨论,并再次公示一周。最后的评选结果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审议并由文化新闻分会会长、副会长一致同意通过。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