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翰墨流芳,四十年文化传承。博雅,深圳知名文化品牌再焕新颜,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全新打造的博雅艺文空间正式落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并已于近日开门迎客,致力为深圳市民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更好服务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
" 文化空间 " 进园区,为产业园增添文化温度
为发挥国资国企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市属国企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业,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积极推进 " 文化 + 园区 "" 文化 + 科技 "" 文化 + 金融 " 等产业协同战略举措,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添加温度。
▲全新打造的博雅艺文空间,坐落于极具活力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作为深投控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深圳市深投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发扬深圳本土知名品牌 " 博雅 " 的文化内涵及影响力,发挥成熟的文化空间运营经验优势,全面布局文化空间运营业务,深投控产业园区首个文化空间项目、深投控系统业务协同示范项目——博雅艺文空间,应运而生。
博雅艺文空间,坐落在极具活力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以拥有 40 年历史的 " 博雅 " 品牌为核心,以阅读为纽带,以多元文化业态为载体,以公益文化活动为平台,构建 " 人文阅读 + 艺教美学 + 公益文化 " 复合型文化交流体验空间,为园区企业、员工和广大市民提供文化艺术精品和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展现 " 博 " 之精髓和 " 雅 " 的品位,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深圳本土文化新地标。
▲博雅艺文空间引入多元文化业态,为市民打造全方位的艺术文化生活
博雅艺文空间的建设运营,创新促进了 " 文化 " 和 " 园区 " 的深度融合,让人文、艺术、创意融入园区生活,将满足园区群体对文化消费和文化体验日益旺盛的需求,提升人们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产业园区增添了文化温度。
潮流生活遇上传统艺术,点亮城市人文新想象
博雅艺文空间占地 4500 平方米,分为自营区域和联营区域。
▲博雅堂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涵盖文房四宝、紫砂陶瓷、书画收藏的购买与品鉴等
▲博雅艺术书店,以书籍阅读、艺术创意周边购买、沙龙讲座、开放社交为主,并不定期提供免费课程和文化沙龙
▲博雅艺术馆,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书画的展览、讲座
自营区域包括博雅堂、博雅艺术书店、博雅美术馆,其中,博雅堂以传承和保育传统文化为主,涵盖文房四宝、紫砂陶瓷、书画收藏的购买与品鉴等,是 " 博雅 " 文化根基与传承的绝佳体现;博雅艺术书店以书籍阅读、艺术创意周边购买、沙龙讲座、开放社交为主,图书种类涵盖艺术、人文社科、文学、经管、少儿读物等,并将不定期提供免费课程和文化沙龙;博雅美术馆则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书画的展览、讲座等。
联营区域则引入了知名文化品牌,包括雅马哈、网易放刺电音学院、中正艺术馆、X23 咖啡等,辐射周边年轻群体,为市民打造全方位的艺术文化生活体验。
从传统氛围浓厚的博雅堂到现代生活方式延伸而成的博雅艺术书店,茶室与咖啡店并存、传统名家古籍与国外原版书籍共赏,博雅艺文空间充分展现了 " 开放多元、兼容并蓄 " 的深圳城市文化之精髓。
▲博雅艺文空间开业以来已举办多场文化活动,反响热烈
开业以来,博雅艺文空间已先后邀请多位文化名家包括王海鸿、谢湘南、胡洪侠、涂俏等开展 " 博雅讲座 ",以及《特区文学》" 深读诗会 "、《游龙逐页——张晓栋作品展》、《人与自然——王天杨画展》等活动,均引起了热烈反响。未来,博雅艺文空间将持续探索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新路径,引进数量更多、形式更广泛的艺术文化活动,为深圳市民读者献上不间断的文化盛宴,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坚守文化阵地四十年
博雅艺文空间的落成和运营,是博雅品牌的一次创新升级。博雅,作为深圳的文化名片,40 年来发挥着其不容忽视的文化影响力,承载着一代深圳人的文化记忆。
1980 年,特区初创、百业待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兼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吴南生等省市领导人高瞻远瞩,做出了 " 文化先行 " 之创举。经批复,深圳展览馆(深圳美术馆前身)和香港博雅艺术公司联合开办的深圳博雅画廊正式成立,全国第一家深港合资文化企业就此诞生。
▲吴南生题《博采翰墨 雅聚群英》
在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博雅的成立犹如一股春风,唤醒了特区人民的文化自觉和热情。在当时 300 平方米的画廊里,富有时代气息的先进文化用品、中外版图书、影音乐器、体育用品,以及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等各类中外文化艺术品流光溢彩、相互辉映,人们称之为深圳高雅的文化殿堂,是深受深圳人欢迎的 " 文化胜地 "。
▲首届 " 深圳书市 " 引进万种外版图书,开风气之先
成立以来,博雅开创了多个深圳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先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 年,与中华书局香港分局联合主办首届深圳书市,引进万种外版图书,开风气之先,轰动全国;1984 年举办深圳首个赴美画展,为推动国际性的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全国性的中国画和油画大赛,培养了艺术界人才新秀 …… 博雅作为 " 特区文化之窗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向海内外展示了特区文化发展之新貌,并为深圳市民开垦出 " 文化绿洲 ",打开文化视野,丰富城市生活,为特区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 国学泰斗 " 饶宗颐为博雅题词
▲饶宗颐题《博雅堂》
博雅 40 年的发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领导、社会知名人士、文化名人的关怀指导。在老一辈领导人、文艺巨匠的支持和冀望下,博雅得以发展成为了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吴南生、吴作人、唐云、刘海粟、李苦禅、启功、黄胄、吴冠中、黎雄才、关山月、宋文治、程十发、谢稚柳、陈佩秋、杨善深、饶宗颐等,均为博雅题词、作画或举办展览,时任中国美协主席吴作人更题写了深圳博雅公司牌匾。
▲关山月题《特区文化之窗》
这一批珍贵的名家真迹,在博雅艺文空间随处可见,日后也将举办专题展览向公众展出。以画入景,展现了博雅 40 年文化底蕴的积淀和传承,也是首例在书店中引入真品书画的创新。
▲中国书画名家为博雅题写的真迹将向公众展览
打造文化民生,展现国企担当
文化建设作为深圳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振兴本土文化品牌 " 博雅 "、创造高品质城市文化生活、助推城市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国资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博雅堂是 " 博雅 " 文化根基与传承的绝佳体现
2018 年,博雅实现全资国有化,在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探索文创产业发展的新道路;2020 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一个崭新的博雅在深圳湾畔成功落地,打造成为新文化地标,是市属国资国企给这座城市的一份献礼。
▲博雅艺术书店
▲博雅艺术书店,服务各年龄层读者,提供舒适阅读空间
以文化点亮城市,以文化服务民生。未来,博雅将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博雅艺文空间为新起点,继续弘扬 " 博雅 " 精神,以园区为核心推进文化空间运营功能发展,积极推动文化进园区、进商圈、进社区,打造网络化、连锁式的精品文化服务,让文化触手可及,更好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 " 城市文明典范 "、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