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13
孟子走的是精英主义路线?作家张定浩解读现代人对《孟子》的诸多误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文 / 摄)2020 年春天,译林出版社推出了作家张定浩的新书《孟子读法》。8 月 13 日下午,张定浩携该书出席上海书展,与读者畅谈《孟子》其书和孟子其人。

张定浩的身份有很多,他是编辑,也是写作者。在他的写作领域中,最为人所知的部分是文学批评。张定浩曾写文章谈过批评的动因:" 仅仅是某种作为普通读者对于文学批评界的不满。一个作者写出一部糟糕的作品,是应当怜悯而非批评的;要批评的,仅仅是它竟然一再引发的虚妄赞美。" 一方面,读者需要这种针对 " 虚妄赞美 " 的批评,同时也需要有人能有勇气、有耐心去阅读那些被蒙尘和遗忘的作品,而他的新书《孟子读法》就是这样一次勇敢的尝试。

《孟子》一书,成于战国,位列诸子,曾经是每个识字中国人的必读书。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对孟子无限倾慕,曾赋《孟子》一诗。此后,历代诸儒对《孟子》注疏不绝,各派诸家学说不断。

对现代人来说,我们如今身处全然不同的历史环境,距离孟子生活的年代有千年之久,难免误读这位曾发振聋发聩之声的先贤。定浩在《孟子读法》中,就试图消解对《孟子》的种种误解,重新激发读者对古典作品的热忱。

现场有读者提问,相比自小接触三教九流的孔子,孟子走的是精英主义的路线,似乎更难让人接近。

张定浩觉得这是我们现代人对古典儒家的误解。

在他看来,孟子其实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哲人,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纵观《孟子》全书,孟子从未夸夸其谈或故弄玄虚,关于如何提升个人修为,进而如何达成一个良善的社会,都一一作出解答。

张定浩认为,孟子谈的,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和理解的快乐。" 比如,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第一种就是‘父母在,兄弟无故’。就是你的父母兄弟都健在。这种父母亲人都在的愉快感觉,尤其是我个人到了中年之后,会越来越强烈,因为人都是要不停走向衰老死亡,这种危机感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大,也更能体验其中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落实到自己的,就是我自己做的一切东西都是不会愧对于天地。第三种快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我的学问可以有一个传承,是社会层面。在孟子的这个‘乐’里面,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家庭、个人和社会,个人完全和他人融为一体,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在一起。"

无论是文学批评,还是解读古典,张定浩的写作都是扎实而温和的,他也是真诚直率的,从不掩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多年前,张定浩曾选释部分《孟子》篇章,尽管这些年他的写作重心有所转移,但《孟子》一直是他钻研古典作品的牵挂所在,如今他重拾古籍,终于完成全本解读。

张定浩说,他的工作,就像听一些古往今来的大德在讨论问题," 你首先是一个听众,是一个读者,然后你慢慢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去。因为他们讨论的问题,可能也是你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从旁听到参与,慢慢你会觉得有一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或者说有一些地方因为时代不同了,比如说在汉代或者宋代时无需解释的一些字词,对于现代人来说成为了问题,这些在阅读时产生的问题,是写作的起点。"

张定浩认为,古典作品会始终伴随时代前行,它们与现实从来不是脱离的,让读者重新发现《孟子》与当下息息相关,这也是自己写《孟子读法》的初衷所在。

在讲座中,张定浩表示:" 阅读古代经典,经常会有的一个惊喜就是,我们常常会在那些遥远的文字里发现一些和今天的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会发现古今的距离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我们愿意去阅读的古典,不仅仅载有一些关于古代的知识,还蕴含着很多能和我们现在生活相通的思想,甚至还能接续上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以来,译林出版社坚持探索线上直播和线下沙龙相结合的模式,让更多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听到高品质讲座。本场活动在译林出版社 B 站官方账号、天猫旗舰店同步直播,无法前往现场听张定浩聊《孟子》的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观看。

(编辑 黄媛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