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 文 吉星 / 摄)如果把索塔比作跨江大桥的两条腿,那桩基施工就是相当于把大桥的 " 钢筋铁脚 " 深深地扎在泥土里。8 月 13 日,南京气温达 37 ℃,在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南索塔施工现场,钻机在太阳下暴晒下的温度是 45 ℃。20 余名工人在烈日下挥动着工具,远远望去,黝黑的皮肤和身后的钢管仿佛是同一色号。
" 轰隆轰隆 ",8 月 13 日,在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南索塔施工现场,8 台钻机正在运作。在施工现场,上无树荫蔽日,下有被炙烤的钢铁机器,在这样的环境里,20 余名穿着长袖长裤的工人正在施工。为了避免抽出的泥土把管道堵塞,他们抡着胳膊,用工具敲打抽泥的管道。只见他们在厚重工作服外还穿了一件荧光色的马甲,两件衣服交叠处,亮黄色的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变成了暗黄色。黝黑的皮肤在阳光暴晒下泛着油光,远远望去仿佛是融进了他们身后的钢管中。
现代快报记者测量,温度计显示,暴晒下的钢铁机器表面温度高达 45 ℃。工作人员何师傅告诉记者,他早上 7 点开工,一个班次下来 4 个小时,要喝 3 大瓶水。" 干活的时候,汗流得特别快,但好在江风凉快,还能坚持。但就是太阳晒得难受,现在我的手都快和我头发一样黑了。"
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常务副经理李忠周介绍,因为项目就在江边,白天特别晒,晚上蚊蝇多,工人们很辛苦。而且,现在的桩基施工,在工序里要求不间断地作业,如果停顿的话会影响桩基质量。因此,现在项目上 80 多个工作人员实行了 " 三班倒 ",24 小时轮班工作。
" 现在的机器比较先进,基本是自动化操作,钻机自带的吊机系统可进行钻杆转移和就位,减少工人工作量强度。但钻机每进尺 3 米,工人仍需要在烈日下对钻杆进行接长。目前,我们安排除钻机操作手进行值守外,其余工人在钻进过程中,可以到项目部建立的休息室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 李忠周说,为了让工人们安心工作,项目部准备茶水和防暑药品,并在主墩平台建立了配置了空调的休息室,夜间还给工人们发放了防蚊喷雾等设备。
李忠周透露,目前,南索塔累计完成了 18 根钻孔灌注桩,占总量的 27%,预计 10 月底完成所有钻孔灌注工作。
南京市公建中心桥隧二处处长杜亚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起自栖霞区科创路交叉处,沿仙新路向北穿乌龙山后,跨越长江,接入 S501,跨越滁河后接地。路线全长约 13.5Km,预计将于 2024 年建成。项目通车之后,开车过江仅需 15 分钟左右。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