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0-08-14
丰味中国.那“一袭白裙”里的凯里山野美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七月的黔东南,温热与潮湿互相拉扯,这种天气是竹荪的丰产期。在凯里市三棵树镇赏郎村新寨组,集中连片的竹荪大棚,依着山势在松树林下蔓延,这是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项目业,它连接着当地农户的收益,也是凯里市东线林下经济产业带。

规划利用林地面积 2000 亩,计划投资超过 3000 万元,这个去年底启动的项目,如今建成 500 余亩,50 万个菌棒也已进入产出期。作为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人工种植竹荪,从栽培选址到搭建大棚,从菌种栽培到日常管理,最后到人工采收,都需要技术支撑。

五十岁的文玉成,是赏郎村村民,过去她家的收入主要依靠种菜卖,竹荪基地规划和建设,改变了她家收入方式——山林流转有了收入,在基地内务工也有了收入。雨水到来后,竹荪长势迅猛,文玉成和工友们,每天都来回穿行在大棚里。

光线昏暗的大棚内,大大小小的竹荪蛋,和已经撑开菌裙的竹荪,遍布在松针的间隙当中," 采摘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然会踩到这些竹荪蛋。" 在文玉成看来,那些撑开的竹荪,像是穿着白裙子的小姑娘——有着山野的气息,有需要人精心呵护。

" 最近下雨,竹荪长势很快,有时候一天要采摘三次。" 文玉成一边分拣一边说," 这颗还有个把小时就可以采摘了。" 经过专业培训,文玉成俨然是竹荪采摘的行家里手。的确,竹荪采摘要求非常严格,白色菌裙与菌柄,通常在破土之后就必须及时采收,否则就会倒菌、变黄、化水,从而影响竹荪的品相和质量。

作为竹荪基地的合作方,主要承担营销工作,陈佳佳介绍说,野生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隐花菌类,生长条件要求很苛刻,对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古代,竹荪曾被列为御膳,作为宫廷贡品,因此有山珍之花、真菌皇后等美称。

"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也被看成是鲜菌中的爱马仕,它的野生产量稀少,甚至无法规模化,但目前已经实现人工种植。" 陈佳佳说,如果单纯从外观上看,野生竹荪和种植竹荪没有差别,人工种植竹荪的卖相,甚至要好于野生竹荪," 有专家对野生竹荪和人工竹荪的营养成分做比较,两者只有某些微量元素方面有细微差别,在营养价值可以说是几乎相同。"

高温、高湿、低日照,这是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未受到人为污染破坏的林下环境,又是发展竹荪产业的利好条件。土壤肥沃,以及林下的落叶、腐木和松针,都可以为竹荪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养料。竹荪自带的那种鲜甜与清香,能让人在汤锅里品尝出大自然的味道。

从山野到餐桌,竹荪之所以为珍贵,一在于数量少,二在于采收时间短。菌裙打开之后,如果不及时采摘,萎缩溶化就相当于浪费,这是时间的力量。即时取鲜,巧妙存鲜,也是竹荪身上特有的难题。及时采摘和保存后的竹荪,无论是菌柄、菌裙还是菌盖,久煮都不会化,依旧有着清鲜的口感。

流转土地涉及 171 人,基地吸纳长期固定用工超过 10 人,栽种、采收、分拣、烘干等各个环节,几乎全年都在用工,在竹荪基地内务工的赏郎村村民,逐步掌握了竹荪的种植技术,这也为今后在当地大力发展竹荪种植打下坚实基础。文玉成在大棚里熟练地分拣竹荪,说起竹荪基地带来的变化,她笑着说:" 以前辛辛苦苦种菜,挑到镇上去卖还要愁销路,现在可以在基地里面安心挣钱了。"

从菌种栽培到采摘加工,在赏郎村的松树林里,竹荪已经摇身变成了当地的致富产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