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10 月,刚刚高中毕业的 19 岁小伙子赵学海怀揣着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向往,只身从湖北襄阳出发,踏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入职面点王后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员工餐师傅到如今配送中心盒饭生产车间主管,赵学海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
现在的他每天忙着供餐接单、仓库备货、人员分配、材料验货、盒饭配送,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我喜欢这样快节奏的深圳 "。
▲ 2001 年,赵学海趁休息日游览深圳,在宾馆留影。
一沓暂住证
见证 " 闯深圳 "
1996 年 10 月,赵学海高中毕业后还在汕头转悠找工作,在深圳工作的姐姐给他打了个电话:" 深圳的机会非常多,年轻人就应该来这里。" 在姐姐的鼓动下,赵学海萌生了去深圳经济特区的想法,马上回到湖北襄阳老家找资料办理边防证," 那时候每天都有好多人排队办理边防证,没有这个证根本进不去深圳。"
经过多次辗转,赵学海终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他笑着说:" 来深圳的火车票真是一票难求。在火车上脚都没地方落,我当时还是从窗户挤进去的。"
▲ 2006 年 11 月,赵学海参加公司举办的 " 刀工技能 " 比赛,获得一等奖。
赵学海记得很清楚,来到深圳的那一年,深圳有 12 个工业区,招工需求大。他和几个老乡经常到华强北压马路找工作," 很多来深圳找工作的人都会来这儿。工厂招聘的人在路边坐成一排,每个人前面摆着一张纸,写上工种。招人的老板来看一圈,如果谈成了就直接跟着老板走。"
赵学海从盒子里掏出一沓暂住证,上面记录着个人信息,从 1996 年开始一个年份一张。中间丢失了好几张,这成了他的一个小遗憾。2008 年 8 月 1 日起,深圳 " 居住证 " 取代了 " 暂住证 "。如今,电子居住证网上就能办理。政府还推出各种新媒体平台,在上面就能看到招聘会的具体信息。他说:" 谁都想不到深圳发展这么快。"
一张 " 入场券 "
见证公司发展
赵学海进入餐饮行业完全是机缘巧合。因为看到很多大排档夜市生意很旺,觉得深圳餐饮行业不错,他就进了餐厅跟着师傅学会了切菜、配菜、炒菜。后来听说面点王是一家大型快餐连锁企业,他就一心想着进入大企业。1998 年 7 月 8 日,赵学海经人介绍进入了面点王门店工作," 刚进来,公司就给买了社保,工资也比同行高。心里很踏实。"
从第一届高交会开始,面点王就为会场供餐。赵学海常常从门店调到会场协助饭盒供餐," 那时候没有盒饭供餐的车间生产线,都是手工包装。后来领导提出要提高盒饭的质量、包装等各方面档次,开了第一条生产线。"2006 年,因为工作认真细致,赵学海被调到配送中心,成了盒饭生产车间一名员工,三年后提升为生产车间组长。" 那时盒饭供餐量还不是很大。随着口碑越来越好,面点王的供餐订单也越来越多,加了几条生产线,用机器封膜包装盒饭。"
▲ 2011 年 8 月 12 日,深圳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面点王是官方供餐单位之一。图为赵学海的入场证件。
赵学海向深晚记者展示了一张 " 入场券 ",那是深圳第 26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供餐人员工作证。面点王是官方供餐单位之一。他说:" 那一次,我感觉自己真正开了眼界!" 盒饭供餐从原料采购、人员管理到食品安全生产管理,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国际化标准来操作。
" 这些年深圳餐饮业更新换代很快,有一段时间很流行豆浆王,后来流行鸡煲,现在又流行酸菜鱼。但是面点王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风味特色,且一直受市民喜爱。" 赵学海说。
一叠老照片
记录青春岁月
赵学海向深晚记者展示了这些年来在深圳拍摄的照片,有在襄阳老家念书的两个孩子来深圳游玩时拍的照片,有他刚进入面点王跟同事的合照,有家人在深圳地标建筑的打卡留影。这些照片都是他二十多年来在深圳生活的印记。
在赵学海心里有两个家乡,一个是襄阳,一个是深圳。他说:" 刚来到深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找到工作之后就想着好好干,现在就想着等孩子长大以后来深圳发展。"
时光机
2008 年 8 月 1 日起,深圳市全面启用 " 居住证 " 取代 " 暂住证 "。那些自 1983 年以来曾经融入市民生活的暂住证也成为了历史。 来深圳办理的暂住证,赵学海都悉心保存着,这是他的人生轨迹,也是他的深圳记忆。
温馨提示
深圳晚报推出《我的特区情缘——讲述普通深圳人和特区成长的难忘故事》专栏,聚焦在深圳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诚邀读者一起分享与特区的情缘。
欢迎广大读者自荐或推荐身边的特区故事和特区老物件。
相关线索请发至邮箱:wbzbs@163.com。
扫码进入 深圳 ZAKER 《我的特区情缘》 专题
深圳晚报记者 李鸿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