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的纷争就像一场 " 大乱斗 ",每天都发生着各式各样的事,但终归是 " 闹 " 得了一时," 火 " 不了一世;新能源市场中谁都想有存在感,然而真正的存在感,不是靠 " 闹 " 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
" 省着开 " 和 " 开着省 ",你会选哪个?相比起纯电汽车为人所诟病的续航里程,更多消费者会选择 " 开着省 " 的混动车型,在能满足日常出行的前提下,也不必再为续航担忧。
随之,吉利 ePro 混动家族的全面展开,由缤越 ePro、星越 ePro、嘉际 ePro、博瑞 ePro、帝豪 GL ePro 组建成的产品阵线,ePro 混动家族乘势而来,致力打造的是 "国内混动圈的丰田";至此,属于吉利浩浩荡荡的存在感也如潮水般涌现。
新能源市场背景下,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 7 月份首次迎来 V 字回升,这与今年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脱离不了干系," 新基建 " 又极大地帮助新能源车企从而使其削减成本。削减成本后也就意味着,车企造车成本得到补贴时同样保证着质量,而最大受益者即是消费者。
在这前提下,自然会有更多优秀的厂家投入并带来更完善的车型,简而言之就是,低价买好车。作为国内首个 13 万以内的混动车型,售价 12.58 万的缤越 ePro 就是一个例子。
如果你对丰田有一定了解的话,那么你应该清楚丰田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卓著成效,被称为 " 混动一哥 " 的丰田是众多车企在混动技术领域上的目标;早些年前,第一家研发并投入生产的混动车型也是丰田,这自然也为 " 丰田一哥 " 打了个底。
但主角并不是丰田,而是吉利 ePro 混动家族。这个背景下,吉利会以丰田为名号打造出 " 国内混动圈的丰田 ",也是因有着硬实力才敢打起这样的名号。这仅是吉利定下的一个目标,成为它,再超过它才是最终目标。
吉利的新能源产品线向来以完善、丰富及高技术著称,在三大点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去适应这个市场做出新的产品,代表的是对消费者的重视。就以吉利从新能源上所做的行动来说,目前就已经汇聚全球 3000 多位新能源研发和工程人才,而构建起的新能源研发制造体系,更为 ePro 家族留了个 " 地基 ",从而与 " 混动一哥 " 的丰田相比,吉利也早已做好储备去成为下一个 " 混动一哥 "。
由吉利首创的 P2.5 架构所带来的混合动力系统,不仅越过同级别车型且在动力方面也是十足的强劲:1.5TD+7DCTH 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拥有着最大功率达 130kW、最大扭矩为 255N · m 的双同级最高;而在发电机方面,其最大功率则可达 60kW,最大扭矩 160N · m。
两者合二为一,打造出了最大功率 190kW、综合最大扭矩为 415N · m 的可怕数据,而这,仅仅是吉利的家用混动汽车的动力配置。
其次在油耗方面,吉利 ePro 家族与前文的 " 省着开 " 和 " 开着省 " 中,选择的是 " 省着开不如开着省 ",不仅续航不再为人所诟病,同时油耗在综合工况下最低还可达到 1.2L 的百公里油耗,即使是纯油工况下也可达 4.6L 的百公里油耗。
这样的存在感莫过于隔壁村的小芳每天跟你出去,就算你只吃两个馒头都可带她畅游一整天。
而同样是吉利独创的 AI 智能能量精算系统,就犹如一个 " 最强大脑 ",不仅可实现 79+ 种的驾驶情境,更开启了 5G 时代智慧的大门。" 最强大脑 " 下的 AI 正如 " 助手 " 般,由 AI 智能驾驶辅助、AI 智能精算地图、AI 动能精算管理、AI 智能能量回收、AI 电量精算管理、AI 稳态分扭技术等多个 " 助手 " 组建成的 " 助手团队 " 各司其职,但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满足驾驶员的驾驶需求,完善车辆的动力需求。
在保证动力及智能享受的前提下,是安全的首要职责。吉利 ePro 家族在安全上的存在感更为突出,在接受电池安全测试中,吉利 ePro 家族以远超行业标准的成绩站稳脚跟:碰撞测试 24 项(行业标准 7 项);动力电池 IP67 防水等级,最深浸水深度可达 1M,涉水测试 350mm(行业标准 300mm;燃烧测试 30 分钟(行业标准 5 分钟);跌落安全检查国家标准是 1m,实际安全通过了 5.5m 高度的试验。这种种超行业标准的成绩,都代表了吉利 ePro 家族在混动技术领域所下的决心。
如今,新能源市场的 " 大乱斗 " 还在如火如荼地持续进行中;当某某车企还在发布壳子时,吉利早已完善其产品阵线,相比起打广告,真正的硬实力才会被看在眼里。
吉利 ePro 混动家族的到来并不突然,实际上是早有准备,如今完善了吉利产品阵线的 ePro 混动家族,在这个新能源市场中的存在更为真实;而那句 " 国内混动圈中的丰田 ",或许应该换为 " 混动圈中的吉利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