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8 月 19 日,中国医师节,第十二届 " 中国医师奖 " 名单公布,全国共有 80 位医师上榜。现代快报记者发现,此次获奖的医师里,江苏的有三位,分别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李军,南京鼓楼医院的肖永龙以及无锡市人民医院的陈静瑜。
临危受命,热血战 " 疫 " 书写使命担当
2020 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蔓延。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李军执甲上阵。
疫情初期,李军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专家督导组调令,作为国家督导组感染病学专家第一时间奔赴吉林、四川等地,督查、协助当地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开始了与新冠病毒的较量。
作为江苏省新冠病毒感染临床救治感染病专家组组长,李军积极参与指导全省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并多次远程会诊武汉、黄石等地区危重症患者。她每天都和其他专家组专家一起,为江苏省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远程救援和指导工作。在李军和众多专家的努力下,江苏省 600 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
3 月 29 日,李军奋战江苏战场两个月之余再次肩负祖国嘱托,作为 " 中国援助委内瑞拉专家组 " 成员之一,远赴委内瑞拉进行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工作。在委期间,李军和专家组成员考察了定点医院的相关设施,详细了解委方采取的防疫、隔离措施,并与当地医生进行经验交流,对诊疗方案提出建议。李军等专家务实高效的工作和严谨实用的指导建议深得委方赞赏,委内瑞拉总统给予了极高评价并授予弗朗西斯科 · 德 · 米兰达国家二级勋章。
李军常对学生说:" 作为感染病科的医生,要有面对疾病的勇气,因为未知的风险极高 ……" 身披白衣近四十年,作为传染病学资深专家,她始终冲锋在前,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着一名白衣战士的使命担当。
持之以恒,深耕罕见病领域十六载
" 我是一位来自临床一线的医生,能获得‘中国医师奖’,觉得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对生命的敬佑和对专业的执着是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基本认识和追求!" 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肖永龙这样说。
1983 年,肖永龙经过 10 年寒窗苦读,迈进了南京医学院。5 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进入南京鼓楼医院,完成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1988 年起,肖永龙师从国内著名的呼吸疑难罕见病专家侯杰教授,开启了疑难杂症病因的 " 神探 " 历程。
肖永龙的专业特长是呼吸罕见病,他认为只有秉持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敬佑,才能耐得住寂寞,坚持对罕见病的研究。只有坚持持之以恒的专业精神,才能对临床中的罕见病病例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和彻底。" 为了一个肺泡蛋白沉积症罕见病病例,我追踪随访 10 多年,最终找到病因和成功的治疗方法,让一个曾经陷入绝望的大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奋斗者。"
在罕见病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不仅挽救了众多患者,也让肖永龙的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肖永龙一直奋战在鼓楼医院防控第一线。他曾经连续作战 15 天,诊断清楚一组 10 例院内聚集性肺炎患者,及时排除并成功治愈出院,防止了聚集性肺炎的院内进一步扩散。
全球首例,完成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双肺移植
△无锡市人民医院供图
作为 " 最后一批逆行者 ",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和众多白衣战士一样,接连经历了挑战生命禁区的考验。
2 月 29 日,他在无锡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晚期肺纤维化病人的双肺移植。4 月 18 日,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组成立了以陈静瑜为组长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救治肺移植专家组。同日,陈静瑜奔赴武汉展开救治。疫情发生以来,陈静瑜团队在无锡、武汉两地共完成了四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肺移植手术。
5 月 20 日,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随江苏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两会。陈静瑜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他有一个建议:将武汉封城的 1 月 23 日,设为 " 国家公共卫生日 ",时刻提醒民众保持健康意识,让公共卫生理念融入社会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通讯员 董菊 柳辉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峻 于露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