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19
守护“南京蓝”,40℃+高温下他们背着10公斤设备爬上高空检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 文 吉星 / 摄)盛夏高温,南京的蓝天白云让人如痴如醉。而有一群人为了守护 " 南京蓝 ",每天背着 10 公斤重的设备,顶着烈日爬上爬下。他们就是泄漏检测员,为石化、化工生产装置的每个 " 毛细血管 " 把脉,确保没有挥发性有机物泄漏,一天要检测 500 个点!8 月 19 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南京市锅检院的检测人员体验了一次检测过程。

背着 10 公斤的设备爬上高空检测

8 月 19 日 10 时 30 分,南京化工园区内,室外温度已达到 40 ℃。记者爬上一家企业丙二烯生产装置的二层平台看到,检测员两人一组,一人背着设备拿着仪器,一人拿着笔记录。两人的蓝色工作服都已经被汗水洇湿。防护眼镜下的皮肤,闷出了汗珠。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是古铜色,头发则因为汗湿在阳光下闪着光。

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头盔和口罩,穿着厚底劳保鞋,现代快报记者在烈日下站了几分钟,就闷得慌,检测员背着设备更难受。" 我们这个是火焰离子法便携式有毒气体分析仪,大概 10 公斤重。因为是便携式仪器,已经很方便了 ,我俩换着背。" 检测员史伟告诉记者,每年要对这些装置检测 4 次,夏天检测最困难。" 夏天就是很热,上来十分钟就湿透了。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回去上面全是白色盐渍。"

11 时 20 分,户外温度已经上升到 44 ℃左右。记者又跟随史伟爬到 30 米高的平台。在这里,他系上安全带,背着设备,又爬上了 10 多米高的直梯,给一套圆筒装备的顶部管阀进行检测。10 多分钟后,史伟下来时,额头上已经全是豆大的汗珠。他表示,这次检测还算好,装置外部温度不算高。有些装置里通的是蒸汽、导热油,温度高达上百度。一靠近就热得受不了,稍不注意就容易被烫伤。

守护蓝天,越是热越要检测

除了手把手给石化装置 " 把脉 ",检测也有高科技手段。现场还有一名检测员拿着红外泄漏检测仪对生产装置拍 "CT"。" 有些地方检测员没办法上去,就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来检测。" 南京锅检院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刘维佳介绍,挥发性气体泄漏到空气中,会从环境中吸热,有了温差,通过红外技术可以看到明显的烟雾。

既然有高科技手段,为什么还需要检测员顶着烈日去检测?他表示,两种仪器的精确度不同。" 便携式仪器精确度可以达到 1ppm,也就是百万分之一。通俗讲就是 100 万份空气中,只要有 1 份空气中含有挥发性物体都可以被检测出来。而红外泄漏检测仪精确度只有 5000ppm,只能用于大范围检测。"

为什么非要夏季高温来检测?刘维佳解释,由于在石化、化工生产装置中,阀、泵、法兰等设备与管阀件数量众多,挥发性有机物的微量逸散容易发生。越是夏季高温季节越容易挥发,为了及时发现它们,检测人员更要坚持在一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是近些年新出现的工种。" 我们中心 2017 年才成立,阻止挥发性有机物的微量泄漏挥发一方面是环保的要求,因为挥发性有机物是雾霾形成的重要物质;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安全生产风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中心业务主管丁万龙表示,这一两年到园区检测,他明显感觉天空蓝了很多。据介绍,2019 年他们为 29 家石化、化工企业检测了超过 30 万个密封点,指导企业开展堵漏、修复工作,修复率达 90% 以上,不仅为企业节约了生产原料,更为守护南京的蓝天白云贡献了力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