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条消息刷屏了。来自广东湛江的高三考生曹某伪造清华大学通知书上了热搜。 家人为其挂横幅,放鞭炮,摆酒席,到头来却是黄粱一梦。
实际上,曹某真实高考成绩为 235 分,清华大学的通知书经多方证实系造假。
故事的反转令人诧异,我们尚不知道该考生伪造录取通知书的动机。有网友分析认为,可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但是用错了方式。当然,无论目的何在,伪造清华大学通知书,都绝非是造假的理由,都应承担这一做法带来的后果。
此事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据最新消息,曹某已离家出走,其父亲表示," 几天没联系上了 "。同时,父亲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网上说的 " 被气晕入院 "" 父亲离开当地 " 等均为谣言。
造假虽错,但事件已经发生,一味指责,一味取笑,都只能让事情往坏处发展,让考生陷入情绪困境中。网络上一些来源不实的片面爆料信息更会导致网友产生一些过激言论,影响到考生的心理状态。少一点嘲笑,多一点包容,别再给这个家庭增加压力了。
伪造清华录取通知书,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从小我们接受的观念就是努力考上清华北大。无形中我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就是考上清华北大,是光耀门楣、为父母争光的事情。今天,我们该有所反思了,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毕竟是凤毛麟角,如何让孩子脚踏实地去追逐梦想才是根本。
孩子的安全第一,我们都希望孩子早日平安回家!请给予他更多的宽容,也希望孩子能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ZAKER 南京评论员 槿色凉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