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是群众关心的身边事,也是民生大事。8 月 19 日,以 " 老有颐养,探索福田特色都市型养老新模式 " 为主题,由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办、人大梅林街道工委承办的福田区人大代表论坛于国际金融科技城发布厅召开。活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探讨 " 老有颐养 " 的实施路径,进一步推动辖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创新性发展,为探索福田特色的都市型养老新模式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据悉,今年 7 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构建高水平 "1336" 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2020-2025 年)》,为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描绘了引领性的愿景。福田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任务区,目前正在起草出台 "1+3" 文件,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出台实施意见,构建 "1+10+N" 服务网络,把 " 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 全面落地。
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制定 " 构建 1336 养老服务体系 "
福田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户籍老人多,截至 2019 年底,全区 60 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超过 10 万人,占户籍人口的 8.5%,占全市户籍老人数量三分之一。虽然和很多城市相比,目前老龄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但老龄人口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养老压力与日俱增。
市、区人大代表、深圳市九明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管小明表示,新建公立养老机构是一个重大爱心举措,可以考虑 " 飞地养老 " 模式,例如在河源、珠海等毗邻区域进行福田飞地养老的模式。同时,也可以考虑社会购买服务,提前布局。
事实上,今年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曾明确指出,福田将探索 " 家庭养老床位 " 都市养老新模式,试点飞地养老,推进社会化养老社区建设,打造乐养、康养、医养、智养四位一体的养老标杆。市、区人大代表林南阳,区人大代表何葵、梁燕英、沈燕,创乐福运营集团董事长尤凤在论坛现场均进行了精彩发言。
福田相关有益的探索,在 "1336" 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当中都能找到影子。今年 7 月,市政府出台《深圳市构建高水平 "1336" 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5 年)》后,福田区紧跟步伐,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制定 " 构建 1336 养老服务体系 " 的落地方案,通过系统规划、标准先行、加大投入、精准服务,推出 18 项 52 条举措,创新探索政策型养老床位、普惠型社会床位和家庭型适老化改造等服务供给模式,全力打造 " 老有颐养 " 民生幸福城区。
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
" 面对‘银发浪潮’的到来,下一步政府对养老院的投入、建设,以及养老床位的安排有什么打算?"75 岁的孖岭街道社区居民马先生现场提问。福田区民政局局长王岳辉表示,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三个 " 要 " ——向城市更新要床位,要设施;在大型的养老用地要床位;向居家养老要床位,来满足居民的养老需求。
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为解决眼前的养老难题,福田区以政策扶持、社会化养老、社区养老作为重点。位于沙头街道的福田区福利中心引入 ppp 模式,福田区政府与万科携手,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先行先试,成为全省首例彻底实现社会化改革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
目前,福田区已建成颐康之家及日间照料中心 25 家,床位 902 张,已建成 25 家长者饭堂及助餐服务点,同时出台餐费补贴扶持办法。
构建 " 微老 " 服务网络," 医养结合 " 点对点服务。位于莲花街道的华龄老人服务中心中有老年大学、食堂等多种服务。福田区探索将星光老年之家转型升级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托老所、老年大学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一批嵌入式的社区长者服务站。
居家方面,由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和上门随访。社区方面,建立社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契约式合作机制,实现每家老年人托养中心均有 1 家以上的社康中心 " 点对点 " 服务。机构方面,福田区探索在大型养老机构中引入公办医疗资源,设立 " 社康站 "。
人大代表论坛是本届人大积极探索发挥代表智库作用的创新方式,是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福田区人大高度关注养老工作,今年 1 月,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人大代表提出的养老方面的建议案 28 件,其中 " 关于推进整合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 等 8 件建议被列为年度重点建议。代表们多次对养老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和视察,针对此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