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 文 / 摄)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充电桩、智能座舱 ……2020 年金洽会将于 9 月 16 日至 20 日在南京举行。8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南京市江宁区多家企业,探访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 " 乘风破浪 " 之旅。
能源 + 数字化,重塑最硬核的智慧电网
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慧电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约 17 万辆,建设各类充电桩 7.8 万个,推广数量和充电设施建设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南瑞集团聚焦 " 新基建 " 项目,积极引入互联网企业的成熟技术和成功实践,推进能源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南瑞集团智能化机器人
今年 5 月,位于江宁的上峰公交场站充电桩外线工程成功送电。项目采用南瑞集团最新研发的 360 千瓦直流充电机产品,一次性投放达 40 台以上,为该产品首次大规模应用,可同时满足 80 辆纯电动公交充电。充电 10-15 分钟、续航 300 公里,南瑞新充电桩实现了从单纯的 " 充电插座 " 向 " 智慧终端 " 转变,为更智能高效的绿色出行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智能电网建设
今年,南瑞集团率先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10-1000kV 全类型继电保护装置挂网运行,率先研制成功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 1000kV 继电保护装置已在江苏泰州变、东吴变挂网运行,保障我国电网关键设备的安全运行。南瑞集团总经理助理张长银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现在正牵头国家电网公司智慧物联体系顶层设计,完成自研物联管理平台、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等核心产品研发,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电网全环节技术和业务优势,全力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
机器人 + 数字化,见证智能制造的新浪潮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八大产业链之一,而机器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领域。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车间内,几十台黄色机臂正在等待检测。它们需要做 48 小时到几百小时不等的测试,包括测试所能承载的重量、性能、速度等,合格的机器人才能出厂。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指标,将显示在云平台上,再进行调试。
△埃斯顿测试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测试
" 我们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竞争力的针对高端机械装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包含数控装置,交流伺服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设备电气控制系统。" 埃斯顿机器人研究院院长、CTO 王杰高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已经成功运用于锻压设备、机床、纺织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电子机械、金属加工机械等多个机械装备行业。
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对南京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介绍,埃斯顿已有 20 多台机器人用于康复医疗领域,代替医院护士为脑中风、瘫痪等类型的患者提供康复服务。企业还正在建设 " 工业机器人工程及核心部件 " 项目,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生产、研发,达产后年产机器人本体 9000 台、工程配套设备 6000 套。
出行 + 数字化,打造新能源汽车的 " 时尚范儿 "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了一幅关于智能座舱的画面。" 在无人驾驶车辆上,车内摄像头会 " 读心术 ",它会及时读取人的情绪和状态,调节座舱内的灯光和座椅,给驾驶员更极致的出行体验。"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刚落户南京两个月的 " 年轻 " 企业,中汽创智的 " 野心 " 并不小。" 我们希望 3 年内,在电动智能底盘、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三大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拉动国内汽车行业共性技术进步。" 中汽创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中汽创智正在南京江宁筹建智能网联示范运营区,做技术开发使用。" 以技术为主,加速形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竞争力,打造平台级核心技术、系统级关键技术、总成级领先技术,并建立可共享的资源平台,支持下一代智能新能源整车开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成功举办 2020 企业新品发布周活动,为园区 63 家企业发布新产品、新技术 100 余项,吸引观众累计达 3000 人次。5 月下旬,高水平举办了新基建产业生态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签约 16 个新基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 200 亿元。同时,江宁开发区认真落实产业链 " 链长制 " 工作方案,努力实现招大引强补链强链。做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等产业的研究分析,梳理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的招引目标企业,以大项目的招引落位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