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23
笛子的老祖宗长什么样?九千年前的骨龠告诉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 / 文 牛华新 / 摄)龠(yuè),你知道是什么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单管吹奏乐器,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活炊具 " 吹火管 ",是笛子的老祖宗。只是如今鲜有人知晓,也未曾听过它发出的声响。南京民族乐团演奏家于东波被这一古老乐器深深吸引,不仅能用它演奏现代乐曲,还按照同等比例复原仿制了出来。

△龠(yuè),世界上最古老的单管吹奏乐器

曾在《国家宝藏》中震撼世人的贾湖 " 骨笛 ",其实就是 " 龠 " 最古老的原形实物,以鹤禽类的尺骨制成,距今约 9000 年,是迄今为止我国音乐考古发现的最古老、至今仍可吹奏的古管乐器,这也是世界音乐考古中绝无仅有的发现。著名音乐史学家、笛龠演奏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正国对此颇有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于东波也成功仿制出了这个有着 " 中华第一笛 " 之称的骨龠。

△南京民族乐团演奏家于东波

合适的骨头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搜罗材料,于东波甚至都混到了古玩收藏圈。后来,他偶然发现川藏线上有一些几十年到上百年的老烟斗是用鸟类动物骨头制成的,与传统骨龠的材质相近,便自己去寻找或者拜托朋友帮忙带,手工改造后复制成骨龠。

△老烟斗的材质相近,于东波把它们手工改造后复制成骨龠。

只不过在又细又硬的骨头上打音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弄坏了费老大劲儿搜集来的材料。仿制一支骨龠要多久?于东波说没算过,因为要一边打孔一边测音,如此重复," 像直径 10 毫米的翅骨,一旦打孔失误,就浪费了。" 其实,2016 年,于东波就开始仿制骨龠," 一开始有失败,后来就好多了。"

△龠为 " 斜吹 "

△无论几孔的骨龠都能吹出三声或五声音阶的旋律。

" 横吹 " 为笛," 竖吹 " 为箫,而龠则可 " 斜吹 "。三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哪怕是无音孔的骨龠也能吹出三声或五声音阶的旋律,三孔便可吹出七声音阶。龠的音域宽广,丝毫不输于现代的笛子,可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各类乐曲,传统或现代皆可。

△除了龠,埙、篪、洞箫、尺八等古吹管乐器都是于东波的爱。

红山文化时期用鹤骨制成的骨龠、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骨龠,是于东波珍藏的两个宝贝。虽然历经几千年的沧桑,现已石化,但依然能吹出声响。" 这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实物证据。" 低沉或高亢,来自远古的声音充满神秘,引人遐想无限。

△仿制一支骨龠要一边打孔一边测音,如此重复多次,马虎不得。

为了更加精确地复原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的骨龠,于东波购置了 3D 打印机,经过多次实验,树脂材料做出的龠,音色与真正的骨龠逐渐接近,更适用于推广普及。

如今,于东波正在探索龠的更多吹法," 要是根据这些音阶音域,再创作一些作品出来就更好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