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8-26
为新市民做了十几年“语言老师”,给常州这位阿姨点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葛丹 记者 陆文杰)" 一起读报、谈心,教他们说普通话和一些简单的常州话,帮助新市民更好地融入我们。"67 岁的退休职工崔凤妹,是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的居民,10 多年来,她给新市民朋友当义务 " 语言老师 ",以己之力、尽己所能温暖着他人,在现代社区重建暖心互助的邻里关系。

△崔凤妹(中)给新市民朋友当义务 " 语言老师 "

早年间,崔凤妹住在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的老工房区,老房子就在花溪党建公园旁边。从常州石化厂退休之后,她常到公园跳广场舞,又在社区 " 居家乐 " 养老项目里头当义工。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许多新市民朋友,有的是一起跳舞的 " 小姊妹 ",有的是照顾老人的保姆、钟点工,还有小区的保安。

" 我接触的新市民大部分都是上了些年纪的,来到陌生的城市远不如年轻人适应得快。" 崔凤妹说,她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帮这些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常州。

语言问题,是新市民扎根异乡要跨越的第一道坎。崔凤妹说,除了消除孤独、产生归属,学语言还能帮助解决许多实际的困难。比如来自安徽的老金,50 多岁来到常州经开区,平时靠做钟点工给独居老人打扫贴补家用。" 刚来的时候她完全不会讲普通话,一口家乡话,说快了完全听不懂,更不要说比她年纪更大的雇主了。" 崔凤妹说。留意到这种情况很是普遍,她便动起了办 " 语言培训班 " 的念头,在社区的支持下,她就开始教新市民讲普通话,开始了 " 从教 " 之路。

△崔凤妹(中)给新市民朋友当义务 " 语言老师 "

2010 年前后,崔凤妹正式成立了 " 语言培训班 "," 教室 " 最早设在花溪社区活动室。崔凤妹让女儿从网上下载了一些普通话教学视频,自己先学,然后再教给大家。后来教学地点逐步扩展到小区、公园 ……2019 年,崔凤妹搬家至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曙兴社区,又把她的语言小课堂带到了潞城。

" 我们‘上课’的时间、地点都不固定,形式也很随意,大家只要有空就聚在一起,看报、聊天、跳广场舞都行。" 崔凤妹说,除了新市民,许多本地的老年人也加入进来," 上课 " 间隙一起分享心里的快乐和苦闷,慢慢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比如家住公园壹号花园社区的大妹,她之前一直发愁孙子上学的事情," 上课 " 时和大家讲起来,很快解决了。" 崔姐和我说,拿着住房证明就能办理积分入学,让我再有困难就找社区咨询。" 大妹感激地说。

疫情期间," 上课 " 不得不中断,但崔凤妹也没闲着,她办起了视频网课,大家伙隔着手机屏幕继续学习。她还自掏腰包购买消毒液捐给社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值岗、消毒一样没落下。

几十年来,崔凤妹见证着经开变迁,她最怀念和珍惜的就是守望互助的邻里情。她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帮这些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常州。" 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带动一群人,配合街道、社区的文明举措,打造越来越温暖的大家庭,这也是小康社会应有的暖心内核呀。" 崔凤妹如是说。(通讯员供图)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老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