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深圳保险业秉承创新与发展这一主旋律,充分发挥 " 敢为天下先 " 的特区精神,在诸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深圳在国内外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提升,保险试验区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市场机制、机构发展、风险管控、产品创新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革新与突破。
保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四十年的创新发展,深圳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由 1980 年的 28.7 万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384 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2019 年,深圳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16.19%, 高于全国 4.02 个百分点。保险深度达 5.14%,高于全国 0.84 个百分点;保险密度达 1.03 万元 / 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97 倍,提前一年完成保险业新国十条制定的目标。
产品服务体系开拓创新
监管部门多年秉承 " 放开前端,管住后端 " 原则进行市场化改革,通过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保险资金运用机制改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和行业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措施,为市场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巨灾保险、知识产权保险、政府投资代建工程质量缺陷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医师执业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校方责任险等皆是为保障深圳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各色经济业态而率先创新发展并影响全国的险种。搭建道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处理机制,引导消费者通过 " 道交一体化 " 解决纠纷。这一系列从行业到公司到公众的产品及服务创新不胜枚举。
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2019 年,深圳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风险保障 347 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由 2000 年的 9.6 亿元增长到 363.9 亿元,增长了近 38 倍。同时,深圳保险业持续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发展,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强制保险、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推动政府基建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发展,完善巨灾保险承保机制,各类责任险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大。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达到 3025 亿元,同比增长 22.8%。2019 年责任保险保费 50.58 亿元,同比增长 89.04%。深圳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开发,推动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实现大病保险参保人数 750 万人,参保覆盖率 57%,累计赔付 2.2 亿元,很好地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深圳保险业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保险业从市场机制、机构发展、分配制度、业务管理、风险管控,以及产品与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到首个全国 " 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 的建立,创造了一个个令人自豪的业绩。
在机构发展方面。1982 年批设了中国第一家港资保险机构。1988 年注册成立了全国首家专业性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深圳市公司。1988 年组建了全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1991 年和 1994 年分别成立了全国首家保险学会和保险同业公会,以及 2002 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 13 家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等中介经营机构,2004 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和同年 8 月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的健康险公估公司。2012 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事业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深圳市保险消费者权益服务中心。
在巨灾保险推动方面。2014 年,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推动相关会员公司制定了巨灾保险条款费率方案,自此,深圳成为全国率先推出巨灾保险的地区。
在产品创新方面,1993 年,人保深圳市分公司承保了华星科技有限公司《华星微机病毒免疫卡》,这是我国保险行业首次对计算机信息产品安全进行的承保。从 2000 年 8 月起,由人保深圳市分公司在全国试行了建设工程设计责任保险制度。2012 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医疗责任保险发展。2015 年,积极推动保险公司参与政府主导,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深圳市民仅支付 29 元即可享受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服务。2018 年,环境污染责任险、工程师执业资格险在全国率先落地。
深圳晚报记者 高健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