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小米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47%,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到一半,逐渐显露出爆发的态势。
不过,彼时海外疫情还未爆发,有业内人士曾表示,随着印度疫情的持续恶化,未来几个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萎缩。这对任何一家布局国际化业务的手机企业来说都称得上是一次灾难,小米海外业务的高光很可能 " 昙花一现 "。
印度承压,欧美非 " 开花 "
首先是印度市场,在小米的海外布局中,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 全年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 1.19 亿台,其中印度占据 4360 万台,超过国内的 3880 万台,仅从出货量来说,印度已成为小米手机最大单一市场。
况且目前小米在印度甚至海外依然以手机销售为主,IoT 业务还未大范围展开,如果此时印度手机市场出现问题,很可能拖累整个海外市场表现,甚至进而影响小米整体营收。
2015 年 4 月 23 日,印度新德里,小米推出小米 4 国际版
最坏的情况确实发生了。
印度从 3 月下旬开始,经历了两个多月的人员隔离和地区封禁,不仅导致消费需求锐减,小米工厂也停产两个月。
果不其然,本月中旬,分析机构 Canalys 发布报告表示,今年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大跌 48%,仅为 530 万台。外界普遍认为,在其他海外国家同样受疫情扩散的影响下,小米海外市场可能迎来最艰难的一个财季。
重压之下,8 月 26 日晚间,小米发布 2020 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营收 535 亿元,其中海外市场顶住压力,贡献了 240 亿元,虽然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下降了 5.1 个百分点,但也实现了 10% 的同比增长。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印度手机出货量大跌 48%(财报也指明了这一点)的情况下录得的。显然,其他海外市场的增长,弥补了印度市场的下滑,帮助小米成功稳住了海外大盘。
这些 " 补位 " 的市场从哪里来,小米在财报中也有明确指出。
根据财报,二季度小米在全球 50 个市场智能手机占有率排名前五,在 25 个市场的排名是前三。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65%,增速达第一,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华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来到第三位。而在西班牙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也已连续两个季度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欧洲已经是存量市场的情况下取得的增长。
3 亿人口的欧洲如何带得动 14 亿人的印度?第三世界的 " 老朋友 " 也拉了小米一把:二季度,小米在拉美、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 99.4%、66.3% 和 113%。
虽然小米并未公布除国内和印度外其他海外市场的销量,但 ZAKER 科技根据小米财报及分析机构公布的销量数据测算,今年一季度小米除中国和印度市场外,其他海外市场出货量达到 1120 万台,占比 38%;而到了二季度,这一市场不降反升,达到 1370 万台,占比提升至 48%,完全填补了印度市场的大坑。此前印度是小米海外市场的压舱石,但现在则反过来了。
小米如何做到这一点?靠的是 " 人和 "、" 天时 "。
渠道稳定,蚕食华为、三星份额
首先是 " 人和 "。
小米进入欧洲市场是在 2016 年,这比进入印度市场晚了足足了两年。
据此前媒体报道,在 2018 年之前,小米一直将国内和印度作为两个最重要的市场,欧洲、非洲、拉美虽然也是小米的目标市场,但受限于渠道和当地消费习惯,缺少运营商合作经验的小米只能选择观望和小范围的线上销售。一个例证是,小米在海外的官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做信息展示,线上销售大多在亚马逊上进行。
直到 2018 年,积累了一定体量和线下合作经验的小米,才正式吹响了进军欧洲及非洲、拉美市场的进攻号角,全面展开和运营商、经销商的合作。
2018 年 5 月,小米宣布和李嘉诚旗下的香港长江和记集团进行了合作,将通过对方旗下的 "3 集团 " 和英国 "3 公司 ",在欧洲地区销售智能手机。根据协议,小米产品覆盖奥地利、爱尔兰、丹麦、意大利、英国等市场,可以说是全面铺货销售。同时,小米也将和欧洲零售商 A.S.Watson 展开合作,产品将通过其销售网络覆盖爱尔兰、英国、荷兰等地。小米在欧洲的经销渠道就此打开,开始步上快车道。
非洲和拉美的情况也类似,在经历巴西的短暂受挫后,小米重回拉美,并且带着逐渐兴起的全球知名度,打通渠道对小米来说已不再是件难事。正如在国内和印度市场的那般,凭借超高性价,小米在这些低端市场势如破竹,本季度出货量市占率在拉美和中东均进入前四,在非洲也进入前五。
在稳住脚跟后,小米开始逐步搭建自己的经销体系,在西班牙、德国、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各个市场开设实体店,补足渠道能力。
小米在西班牙开设的小米之家
" 天时 ",对小米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但对友商华为来说,却是心中永远的痛。由于缺失谷歌 GMS 服务,从去年开始,华为在欧洲的出货量一直处于不断下跌的态势。即使今年 5 月发布重装上阵预装了谷歌 GMS 服务的华为 P30 Pro,也依然拯救不了欧洲颓势。就目前来看,华为在欧洲的溃败几乎已成定局。根据 Canalys 数据,今年二季度华为在欧洲的出货量下跌了 17%,市场份额第一次被小米反超,落到第四位。所谓 " 肥水不流外人田 ",只能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除了抢占华为退出的空缺,小米对三星也觊觎已久。
事实上,本季度三星在欧洲的跌幅甚至超过华为,出货量下跌了 31%,而小米则录得 65% 的大幅增长,和苹果一起实现了前五大厂商中唯二的增长。
2019 年年初时,雷军曾表示 " 今年一定要拿下欧洲市场 "。彼时小米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仅 4%,只过了一年,今年一季度就上升到 11%,到了二季度则提升到 17%。不得不说,小米对渠道的把握,以及三星、华为的疲软,让雷军初步实现了这一目标。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正所谓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海外市场多点开花能有效减轻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还有可能的商业环境变化的风险。
根据目前的印度形势,以及早先其他中国企业的前车之鉴,小米在印度市场占比过大,反而可能引发更多关注。因此欧非拉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帮助小米有效提升其海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单一市场的涨落变化,不至于严重影响小米整体市场大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小米在印度大跌,但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改变,因为其他厂商同样自身难保——排名第二、第三的 vivo 和三星分别也下跌了 36% 和 60%,在疫情影响下可谓 " 一损俱损 "。在这种情况下,能保证印度市场份额的同时,打破其在海外市场占比过高的局面,对小米来说无疑是乐意看到的。
印度 " 米粉 " 排队抢购小米手机
小米在海外大肆攻城略地可能也有另一番考量。
华为在海外受阻后开始猛攻国内市场,市场份额已从去年二季度的 33% 提升到今年二季度的 46%,占据国内市场近一半的份额。与此同时,除苹果外,小米、vivo、OPPO 市场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由此可见华为在国内市场的强势地位。小米此时选择避其锋芒,主攻海外市场不失为明智之选。
2019 年,印度全年手机出货 1.525 亿部,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考虑到印度人口基数庞大,且智能手机普及率仍不到 50%,未来印度依然是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的重要一极。
如果商业环境形势稳定,小米依然可以把印度作为自己的海外主战场。只是有了更多海外市场的支撑,小米更有底气和能力来应对更多可能的变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