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益 / 文 马晶晶 / 摄)8 月 25 日晚上,一架空客 A320 在结束航行后,被送进了东航江苏公司的飞机维修机库。从第二天早上开始,它将迎来为期 5 天的 " 假期 ",在这里接受全面的保养。
去年这个时候,正是暑运高峰,也是旅游旺季,它还忙着穿梭于不同的城市间。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东航江苏公司暑运的航班量只有往年的 70%-80%,它和伙伴们的工作量少了许多。在它之前,很多飞机已经在这里休假、体检了。机库 " 床位 " 有限,有时候队伍排到了室外。前阵子气温都在 35 ℃以上,地面最高温度甚至超过了 40 ℃," 医生 " 们就顶着大太阳,为它们做保养。三伏天的日头下站上十分钟,每个人就像被大雨淋湿了一样,更别说还要爬高走低,做检修了。
大飞机这次要做的是 C 检,级别较高,从里到外要检查的项目也很多,它的 " 体检表 " 有 300 多份,每一项都需要认真检查。而它的 " 诊疗室 " 也需要身份审核了才能进入。
早上 7 点半,工具间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他们要将库存的设备清点一遍,并准备好一会儿检修要用到的 " 手术 " 器械。上午要用到的设备,有 200 多套。每一件工具都有一个条形码,是它们独一无二的识别标识。带入场的每件工具,大到扳手,小到螺帽,即便是手电筒,都要进行严格登记,扫码借出,清点后归还,不能遗落一样。
上午 8 点半," 医生 " 们来了。这是检修的第一天,要做的是静态检查。4 个小组进场,30 多个 " 医生 " 同时上阵,对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飞行控制系统、飞机外表面等进行检修。
像皮肤被手术刀划开,飞机外表的盖板被一块块拆下。每块盖板都有一个序列号,而它原本所在的位置也会挂上一个红色的小标签,确保 " 手术 " 后能一一对应,原封不动地装回原位。如果盖板表面的铆钉附近出现了黑色拉烟,经验丰富的检修员一眼就能知道,这意味着这处地方有可能出现了松动,需要详细检查。
机身前部下方,盘踞着几百上千条电线,像血管一样密集,一名检修员正在进行细致地检查。
驾驶舱下方藏着多部计算机,是飞机的大脑,它通过电传系统,连接着飞机的各个部位。就像人体的神经中枢,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起落架旁,一名检修员左手托着一块电子显示器,右手举着探针一样的器械,在起落架上一点一点移动。医生给患者听心音用的是听诊器,检修员给飞机 " 听诊 ",用的就是这个涡流探伤仪了,利用的是电磁波的反射。如果起落架内部有缺陷,那么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就会有异常,继而显示在电子屏上,就像心电图一样。
经过两天的静态检查,这个庞然大物还将被千斤顶 " 举 " 起来,进行 360 度的全方位检查,同时模拟收放起落架等操作,进行动态的体检。而 " 手术 " 后能不能出院,最后还需要放行主管全方位检查。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