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8-30
深晚报道|从“褶皱”里看深圳底色 《深圳村话》摄影展在东门思月书院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8 月 29 日,深圳市东门步行街思月书院内举行了摄影师吴国勇《深圳村话》摄影展开幕式暨作品研讨会。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李也平,国内众多摄影家、摄影师、策展人,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上百名摄影爱好者和热心市民参加了这一活动。

本次展览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罗湖区文化馆、罗湖摄影学会承办,中国著名摄影家孙成毅策展,展期为 8 月 29 日至 9 月 27 日。

孙成毅认为,深圳的城中村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进化样本。他把城中村比作城市中的褶皱,并认为土著人的文化符码完整地保存在这些褶皱中,孕育着外乡人的深圳梦,为这座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和营养。

《深圳村话》是摄影师吴国勇继《深圳河》系列之后的又一力作,他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在 6 年时间里,跑遍深圳市近 200 个原自然村,通过给城中村里的诸多典型文化符号进行肖像式的拍摄并置,给观众呈现出深圳城中村一幅总体的图示:既冷静疏离,又纷繁鲜活;既矛盾冲突,又与城市和谐共生。

展场分为 4 个静态照片展示区以及一个视听区,共展出了 112 张照片和一个 21 分钟的纪录片,展现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浓厚底色的另一番模样,也为深圳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影像档案。此外,观众通过扫描图签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进入 VR 全景观看模式,获得城中村广场的浸入式体验。

现场,一位市民在观展时惊喜地发现他所居住的城中村广场,他说他在村里居住了 10 多年了,每天都要从这个广场上经过,所以感到非常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所在的思月书院是深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前身是明代思月张公祠。据介绍,张氏一族是罗湖本土的一个名门望族,兄弟四人依次排列为:思月、爱月、怀月、念月,其余三兄弟的公祠分别位于向西村、湖贝村及水贝村。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其余的张氏祠堂,展场与展品珠联璧合,展场也成了展览的一部分。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娴 摄影 吴国勇 李政德 编辑 易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