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01
深晚荐书|“写话剧能激发我在对话方面的才能” 莫言剧作集《我们的荆轲》《姑奶奶披红绸》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0 年 8 月,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莫言的剧作集两部,包括话剧剧作集《我们的荆轲》和影视剧剧作集《姑奶奶披红绸》。这次推出的两部剧作集延续 " 莫言作品全编 " 的整体风格,以 16 开平装护封形式推出,设计上采用色彩对比的现代风格,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莫言作品形象。

作为一位以长篇小说知名的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一般被认为是以小说出道的,而事实却如他自己所说:" 我最早变成铅字的是小说,但真正的处女作,却是一部名为《离婚》的话剧。" 而即便在以小说成家后,莫言依然对写剧本充满兴趣:" 我过去的小说里,过于炫目的语言把我写对话的本领给遮蔽了,写话剧能激发我在对话方面的才能。" 诚如此言。莫言的两部剧作集,充分展现了他通过编织对话、设置场景、设计人物动作等手法,推进故事、勾勒心理、营造气氛的强大想象力。正如萨特、契诃夫、布尔加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也是一流剧作家一样,莫言剧作集的推出,让我们认识到莫言在剧作创作中的才华。

我们的荆轲,就是中国的哈姆雷特

《我们的荆轲》收录了莫言创作的三部话剧剧本,即《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和《锅炉工的妻子》;此外,这本书 " 附录 " 还收录了莫言围绕《我们的荆轲》和《霸王别姬》所作的一篇发言和五篇访谈。这六篇 " 作者谈 " 为读者了解两本剧作的创作背景、修改历程、排演和上演的经纬等提供了最直接也最充分的材料。

《我们的荆轲》剧本最早发表于 2004 年《钟山》杂志,取材于《史记 · 刺客列传》,用莫言的话说:" 人物和史实基本上忠实于原著,但对人物行为的动机却做了大胆的推度。" 在这部剧作中,荆轲、秦舞阳、高渐离、狗屠,以及燕太子丹和燕姬等人,纷纷从文学的神坛走下,成为可知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既有虚荣和欲望,也有自我怀疑和人生困惑,有诡计和手段,也有爱和责任。在 " 刺秦 " 这个大框架下,每个人都要做出不同选择。莫言也曾讲过:" 所有的戏剧都是历史剧。戏里的人,其实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荆轲》中,莫言重新赋予人物以 " 穿越 " 般的现代思想,在犀利的对话、幽默的表演和颠覆性的故事背后,挖掘人性的真实。正如某位从芬兰特地赶到俄罗斯观看演出的戏剧专家所说:" 哈姆莱特存在‘生存还是毁灭’的两难选择,荆轲也有刺不刺杀秦王的纠结。这是人类共通的困境。" 在直面选择的困境这个命题上,《我们的荆轲》堪称中国现代版的《哈姆雷特》。此外,《我们的荆轲》曾参加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并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之话剧 " 金狮奖 · 最佳剧目奖 " 和 " 优秀编剧奖 ";还曾赴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参加戏剧节、文化日演出,并荣获 " 第 24 届波罗的海之家戏剧节 · 最受观众欢迎剧目奖 "。

《霸王别姬》剧本最早发表于 1997 年《都市》杂志,后经多次修改,由空军话剧团排演,在人艺小剧场演出。这个故事同样取材于《史记》,但对历史人物的阐释是颠覆性的。虽然故事以楚汉战争为背景,但莫言将视线投到了吕雉和虞姬两个女性角色身上,通过她们的对话、对峙、抉择乃至最后的反转,呈现在男性和女性身上," 事功 " 与 " 亲情 " 二者间的艰难取舍和权衡。剧本上演后引起巨大反响,场场爆满;后又陆续在德国、韩国、埃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举办的国际戏剧节上演,并荣获 " 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 · 最佳演出奖 " 提名。

《锅炉工的妻子》虽从未搬上舞台,却展现了莫言在现代剧创作上的杰出才能。这个剧本仅有锅炉工、妻子、作曲家三个角色,以知识分子返城为背景,以锅炉工的死刑为开篇,以倒叙的方式,勾勒出如迷宫般复杂的悬疑结构,层层嵌套,步步反转,三人的欲望与自私混在一起,虚虚实实,真假参半,每个人都是阴谋家,每个人又都成了受害者。人的欲望和情感在这个独特的空间里形成旋涡,越搅越深,就像当代社会呈现给我们的一样:每个人的背后都是罪人,但每个人也都是普通人。

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影视剧本

《姑奶奶披红绸》收录了莫言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影视剧剧本作品,包括独立创作的《英雄浪漫曲》《英雄 • 美人 • 骏马》和《姑奶奶披红绸》,以及与刘毅然合作的《大水》、与刘震云合作的《哥哥们的青春往事》。

在影视剧本的创作中,莫言坚持 " 另辟蹊径、重新解构,赋予一个烂熟的故事一种新意 " 的创作观念。如本书收录的《英雄 · 美人 · 骏马》这一电影剧本重写了楚汉争霸的历史,但莫言的演绎使历史人物有了新颖的性格:堂堂西楚霸王有了孩童般的任性,有了儿女情长的牵挂;虞姬活泼灵动,敢爱敢恨,甚至刁蛮不驯顺;刘邦有心计但遇事也会慌张,有气魄但也懦弱 …… 众多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一出既幽默感十足又慷慨悲情的大戏,演绎了一段既有浓郁古风又颇具现代性的历史故事。

莫言的影视剧本创作,在场景设定、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思想内容上,有着小说创作的方法和态度。莫言说:" 好的文学剧本本身是可以阅读的,没有文学性不可能转化成电影的艺术性。" 正因如此,莫言的影视剧本表现出小说化的创作倾向。《英雄浪漫曲》就是根据莫言短篇小说《断手》改编的电影剧本,讲述了八十年代自卫反击战中一名断臂英雄复员还乡后,面对日常平凡生活的复杂人生。相比小说《断手》,剧本《英雄浪漫曲》更加从容地展开对人物性格的铺垫,融入更深广的历史背景,揭示更复杂、多层次的主题。剧作中的断臂英雄苏扬从战场上回来,企图躺在战功簿上坐吃山空,对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自吹自擂,夸大其辞。但是在这样一个形象身上,同样体现出了复杂的人性特质,主人公不单单是一个批评的对象,也是一个直面艰难生存、对前路充满彷徨、内心焦灼的血肉青年。

《我们的荆轲》,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姑奶奶披红绸》,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特约撰稿 可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