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九久读书人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面向少儿读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丛书 "46 亿年的奇迹:地球简史 "。这套丛书从日本引进,是一套兼具科学与美学的大型地球百科全书,完整讲述了地球 46 亿年的演进历程。丛书前五本《冥古宙 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 古生代 1》《显生宙 · 古生代 2》《显生宙 · 古生代 3》已在上海书展期间亮相并举办了新书首发分享会,引发了一阵科普热潮。如今,这套丛书已在全国实体书店以及当当、京东等各网络渠道全面上架,在它的背后还有很多故事值得与读者分享。
引进优质科普,编校再度优化
据九久读书人总经理黄育海先生介绍,在前年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上,当日本代理向他介绍了这套丛书的规模和大致思路后,他一见倾心,几乎是当场就决定了要购买这套丛书的版权。 "46 亿年的奇迹:地球简史 " 由数十位日本资深学者通力合作撰写,环环相扣地连成一部完整的地球史。在日本出版这套丛书的是著名出版社——朝日新闻出版。它是朝日新闻社的完全子公司,出版的书籍涉及文学、艺术、科普等领域,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精英化、高水准的出版品质。黄育海认为,我们国家总体上还是缺少真正优质的少儿科普读物,放眼国内,市场上也尚无如此大规模的同类题材科普作品。而日本一直非常重视科学教育,重视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思维培养,这也是日本近二十年来几乎年年都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之一。因此九久读书人将这套丛书引进国内,让中国孩子也能读到高质量的日本科普丛书。
这套丛书的形式非常有创造性,每本书中包含三到五个不等的专题,在每个专题中用一系列版块进行主次搭配,来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悟专题中的内容。因为注重启发和培养科学思维,也是日式科普的一大特色。主版块为《地球史导航》,并在其中设置了一系列次级栏目:如《科学笔记》注释科学词汇;《近距直击》回答正文中的关键疑问;《原理揭秘》图文并茂揭示了某一生物或事件的原理;《新闻聚焦》报道一些有待进一步确认的重大发现;《杰出人物》介绍著名科学家的相关贡献。子版块则有《地球博物志》《世界遗产长廊》《地球之谜》《地球史问答》等:《地球博物志》介绍各种各样的化石、物种和地理构造;《世界遗产长廊》介绍入选世界遗产的著名自然景点;《地球之谜》揭示地球至今存在的未解之谜;《地球史问答》给出了一些问题的趣味解说。依次看完这些版块,看完这几本书,读者能够收获海量的知识,还能初步养成科学的思维,甚至引发一些哲理性的思考。
在引进这套丛书后,九久读书人的编辑团队在制作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确保知识无误、名词准确,九久读书人特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老师及其专业团队对书稿进行了技术审稿,并撰写了卷首的导读。冯老师对这套丛书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自己虽然已经从事古生物工作三十多年了,也阅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但还是被这套跨学科、跨时空的丛书吸引到了,认为出版这套丛书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编校过程中,编辑团队更是微调了许多原书细节,使页面更直观,使知识框架更清晰,使语言更便于孩子的理解。
广邀校长推荐,获得一致好评
在丛书出版前,九久读书人还邀请了全国十一位名校校长为这套丛书撰写了推荐语,这些名校包括清华附中、复旦附中、衡水中学等。校长们对这套丛书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这套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譬如上海曹杨二中的校长王洋认为,读完这套丛书,读者就已经可以形成科学思考的习惯,自觉地用模型、路径、证据、论证等术语思考世界,成为一个会思考、爱思考的公民,而不会是一粒有知识无智慧的沙子。上海七宝中学的校长朱越认为,这套书能刷新我们对生命、自然和科学的理解,会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瞬息与永恒、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黄育海透露,这套丛书后续还有八本即将出版,目前出版的五本在地质时间上截止到了古生代,在后续的中生代相关的分册里,会有少儿读者非常感兴趣的恐龙相关内容,非常值得期待。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46 亿年的奇迹:地球简史 ",有层次,成体系。它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汇集了大量研究成果与参考资料,又组配海量高清彩图,让亿万年前的地球场景再现眼前。这些图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它们也凝结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世界的好奇与求索是少年儿童的宝贵特质,少儿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能够全力以赴学习知识的时期。这套图文并茂的科普丛书,对于孩子系统学习地球史知识,培养起孩子长远深刻、对天地万物等量齐观的眼光,都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冥古宙 太古宙》
[ 日 ] 朝日新闻出版 著
曹艺 牛莹莹 苏萍 译
上海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银河系中存在着不计其数的行星。这些多姿多彩的星球尽管形成过程相似,模样也相仿,日后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地球,这颗 " 奇迹星球 ",就是无数行星中的一员。本书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复杂起源,海洋和陆地的神奇出现,以及生命的奇妙诞生。
《元古宙》
[ 日 ] 朝日新闻出版 著
李波 丁丁虫 译
上海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生命在太古宙诞生,但现今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直到约 27 亿年前,具备了光合作用的蓝藻大量繁殖,氧气才逐渐从大海扩散至陆地,这对生命的存在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本书从大氧化事件开始,为我们讲述了真核生物的诞生、为生命提供重要防护的臭氧层的出现、超级大陆的聚合与分离、生物的多细胞化等地球史的重要节点。
《显生宙 古生代 1》
[ 日 ] 朝日新闻出版 著
张玉 北异 傅栩 译
上海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当肉眼可以看见生物的存在时,地球就进入了显生宙,如今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就是从显生宙里的古生代开始的。古生代中的寒武纪发生了生物进化的大爆发事件,激烈的生存竞争促使与后世生物繁盛息息相关的各种进化相继出现。寒武纪之后的奥陶纪环境再次巨变,生物大辐射事件应运而生,极尽多样化的海洋生物轮番上演着各种生存故事。然而奥陶纪为地球带来的 " 春天 " 为何随着生物大灭绝事件戛然而止呢?让我们通过本书,一起来看看古生代的世界。
《显生宙 古生代 2》
[ 日 ] 朝日新闻出版 著
傅栩 贺璐婷 苏萍 李波 译
上海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熬过奥陶纪大灭绝之后,生物在志留纪这个重要的时代迎来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广翅鲎在志留纪时期繁荣一时,统治海洋生态系统。这一时期,菊石为了避免被捕食而卷曲身体,盾皮鱼为了强有力地捕食而进化出颌骨。鱼类进入繁盛期,它们在湿润地带生活,进化出了呼吸器官和能够承受重力的四肢骨骼。泥盆纪即将结束之际,鱼类中进化出了能够在陆地上爬行的四足动物,它们从水中来到当时处处充满危险的陆地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本书来一探究竟。
《显生宙 古生代 3》
[ 日 ] 朝日新闻出版 著
丁丁虫 张玉 北异 译
上海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在古生代晚期的地球上,植物与动物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繁荣后,由于环境的巨变,遭遇了二叠纪末大灭绝。4 亿年前,由蕨类植物组成的 " 森林 " 改变了当时地球的气候。刚从海洋登上陆地的昆虫还只是蠕蠕而动的微小生物,接着它们长出翅膀,扩大了生存空间。超级大陆开始形成,逐渐成为了动物的 " 游乐场 "。此后,全球范围的环境变化导致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发生,这对于古生代生物是可怕的灾难,但此次生物大灭绝孕育了哺乳类祖先出现的希望。
特约撰稿 上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