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谷伟 潘荣 陆雨潇 文 / 摄)9 月 1 日,南京德基广场,各家奢侈品门店前的 " 长龙 " 短了不少。大部分品牌当天也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涨价。而从七夕前后开始,从北京 SKP 到南京德基、上海恒隆,奢侈品排队潮如出一辙,原因都是 "9月开始将会一波涨价 " 的传闻。为什么 " 说好 " 的涨价却没有涨?是谁在制造涨价传言?对于奢侈品店来说,此次涨价搁浅又意味着什么?现代快报记者对此作出报道。
△奢侈品牌店外,消费者排起长队
七夕,高奢商场成了 " 奥特莱斯 "?
排队是从七夕前开始的。8 月 23 日,七夕前一个周末,南京德基广场 LV、GUCCI 等奢侈品牌门口排起了长队。到了七夕当天,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门口都在大排长龙,尤其以 LV 等头部品牌为甚。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北京 SKP、上海恒隆广场、广州太古汇、长沙 IFS……" 人多得像东西不要钱一样 "" 今夜没有高奢商场,家家都是奥特莱斯 ",网友们纷纷表示惊呆了。
△排队的消费者
真的是七夕 " 为爱买单 " 吗?七夕当天,南京德基广场推出了会员消费 2 倍积分活动,奢侈品牌中,除了 Dior 和 LV,其他都参加活动。但七夕过去,队伍还在,而且这一排就排了一个星期。直到 8 月 31 日,现代快报记者再度来到德基广场,多家奢侈品店门口仍然排着长队。
大排长队更可能的原因是涨价风声。早在 8 月中旬,不少代购就在朋友圈 " 预告 ",多个奢侈品牌 9 月 1 日起都会涨价。
" 这款包我都观望了一年多了,眼看着它一点点的往上涨,还是狠不下心来下手。最后还是老公劝我说,反正要买,现在买也算省钱了。" 小吴硕士毕业刚满 1 年,她从读研时开始,每年会给自己买一款品牌包包作为年度礼物。这次,她特意想赶在涨价之前在门店拿下观望已久的包。
已经工作 6 年的韩女士,即将迎来 30 岁生日,想买个包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听说包要涨价,她特意在调价前一天来选购。她看中一款 Chanel,价格在 4 万元左右。" 我工作经常需要去谈生意,当然要背个好点的包。"
涨价搁浅,谁在制造涨价传言?
△消费者在某奢侈品店内选购
9 月 1 日到了,排队潮是如期散去,但意外的是,大多数奢侈品牌并未涨价。仅 Tiffany 工作人员表示,计划在 9 月 2 日涨价,涨幅在 10% 左右。Prada 工作人员则表示,计划在 9 月份进行调价,具体时间还没确定。
那 " 涨价 " 的说法是哪儿来的?不少人都表示,是从朋友圈代购或者小红书之类的社交平台看到的消息。8 月中旬甚至更早,关于奢侈品涨价的消息就在流传。
" 重要通知,9 月 1 日起,LV、GUCCI、卡地亚、宝格丽、MaxMara 等多个品牌都会涨价。"" 现在能买的赶紧买了,不能买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远。" 还有代购称,"LV 暂时不要询价了,店内已经在换标签了,暂时哪些款式涨,完全不知道。"
在小红书上,任意搜索一款奢侈品包,一则 "LV9 月 1 日又涨价 " 的帖子被推送到最显眼的位置。该博主表示," 据国内外 sales 的消息,LV9 月 1 日又要涨价,热门款涨幅在 15%-20%……" 另一位时尚博主则表示," 听 sale 小姐姐说,奢侈品在 9 月就要全线涨价了。"
涨价的消息也得到一些品牌销售的 " 确认 "。8 月 31 日下午,记者在一家奢侈品店内询问是否要涨价,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 9 月 1 日 0 点,公司系统会进行调价,部分商品涨幅在 10% 左右," 如果有心仪的商品,赶紧下手。" 但是 9 月 1 日,这家店并未涨价。其他店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公司在 7 月 1 日刚涨过价,这么短时间不会再次上涨。
涨价有理?疫情考验奢侈品公司业绩
实际上,早在今年五六月份,当时的一波涨价风就曾让多地商场奢侈品门店出现排队潮。今年上半年,多家奢侈品牌已经进行过提价。Chanel5 月份宣布,受疫情影响,生产成本、原材料价格以及汇率波动等原因,将在全球范围内上调手提包以及小皮具商品价格,整体涨幅在 5%-17% 左右;LV 在 3 月份提过价,5 月份再次提价,涉及全线产品,部分热门款价格涨幅超 10%。
业内人士认为,连续提价,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带来的成本上升,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涨价刺激销售,提升收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 LVMH 销售额下降 28%,净利润更是同比暴跌 84%,仅有 5.22 亿欧元。开云集团净利润则大跌 53%,跌至 2.73 亿欧元。GUCCI、圣罗兰等品牌销售额均有惊人降幅。
第一太平戴维斯今年 7 月发布的《中国奢侈品零售》报告称,由于疫情期间被迫停工停产以及转产防疫用品等原因,许多奢侈品牌产能大幅收缩,导致部分品牌热门产品断货。此外,国际物流受到限制,产品供应链大受影响,导致数个顶级品牌如 LV、Chanel 等选择产品提价。" 至少目前看来,提价对产品销售并未带来负面冲击。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连年增加,其资产及财富受到疫情及短期经济疲弱的影响有限,手中仍有足够的现金来购买奢侈品。"
涨价搁浅是在等待时机?
9 月 1 日涨价搁浅后,后面还会不会涨?有消费者发现,确实有一些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调价。但中国市场是否相应上涨,目前还不得而知。多家奢侈品门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调价一般并不会提前通知,通常前一个工作日才会正式通知。
随着今年多次涨价,继续涨价的空间还有多大、涨价策略能否长久,外界都有争议。有分析师提醒,涨价举措有可能造成消费者抵触。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日益重要,在中国市场的涨价更值得谨慎。
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称,中国消费者的境外奢侈品消费占其奢侈品消费总额的比例一度超过 70%,但这一比重在 2018 年起持续下降,而疫情影响下,出国旅游及代购受限,更是加速了消费回归国内的趋势。
其实,尽管奢侈品历来将涨价作为长期策略,但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不但涨价颇为谨慎,甚至多次出现 " 降价 " 潮。大约从 2015 年开始,一些奢侈品牌在国内商场的折扣活动多了起来,抹平全球价差是一个原因,关税等成本下降也是一个原因。2019 年 4 月 1 日,响应国家增值税减让政策,GUCCI 曾宣布降价 3%,这一消息当天甚至登上热搜。
当时,不少网友摸着自己的钱包表示:" 我飘了,连 GUCCI 降价的新闻都敢点开看了。"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