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 红马甲 " 点缀织就的 " 志愿红 ",已成为华富大街小巷最动人、最亮丽的风景。9 月 4 日,新一期 " 福田发布 " 走进华富街道莲花三村,华富街道党工委书记马艳以 " 红马甲行走社区 文明风劲吹华富 " 为主题,揭晓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项目特色。未来,华富街道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让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成为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品牌项目。
自去年 11 月起,华富街道着眼于构建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探索常态化开展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活动,把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成 " 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街道公职人员利用下班时间轮流到社区报到,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一起身穿红马甲,共同开展宣传劝导、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等创文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丰富项目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华富街道推出项目 2.0 版,与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中心工作等相结合,构建社区党委主导、公职人员带动、辖区组织协同、居民群众响应的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那么,升级后的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项目,究竟是如何开展的呢?现场通过动漫小剧场形象展示了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的具体内容,揭晓这个项目的三大特点。
制度化常态化" 行走社区 "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项目采取 " 规定 + 自选 " 相结合形式。自选动作是指每个社区结合党建项目和街道中心工作自选主题,每月各开展两次,并至少打造一个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子品牌。社区党委每月制定实施计划,并通过 " 战疫先锋 "" 深圳智慧党建 " 发布,全体党员干部当先锋、做表率,吸引辖区居民、企业积极参与,实现社区党委主导,社会组织协同,居民群众参与,智慧党建支撑。
" 八大行动 "让项目内涵更丰富
" 创文 " 志愿服务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华富街道在 2.0 版中提出了 " 八大行动 ",包括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文明交通秩序维护、法治文明宣传教育、关爱未成年人健康、垃圾分类生态环保、洁城亮城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网格巡查和扶贫济困人文关怀。
以扶贫济困人文关怀行动为例,华富街道 " 红马甲行走社区 " 常态化联系辖区困难群众,及时掌握他们身体情况、居住环境和生活状况,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向困难群众传递党的温暖。在了解到部分家庭因病因残造成困难后,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帮助申请临时救助。
同时,华富街道在社区 " 强核多元 " 治理格局下,引导他们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创建各具特色的子品牌。比如,莲花一村的快递小哥穿上了 " 红马甲 ",变身 " 文明信使 ";" 深圳棚改第一村 " 外来务工人员穿上了 " 红马甲 ",亮承诺、做表率;莲花三村的幼儿园小朋友穿上了 " 红马甲 ",化身小小督导员;华富北棚改项目现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穿上了 " 红马甲 ",用 " 棚改 " 之方、践 " 文明 " 之行。
多元主体参与织就 " 志愿红 "
据介绍,参与人员涉及街道机关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单位、群团组织、公益组织、党员群众等多元主体。在梅岗社区,退休老人组成了一支 " 银龄标兵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田面社区,56 名楼栋长组成 " 客栈管家先锋队 ",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生力军。在莲花二村," 红色物管 " 的积极参与,赢得居民群众高度赞扬。在新田社区,由青少年组成的 " 红马甲巡访团 ",常态化巡察 " 三小 " 门店、居民小区和商业楼宇等场所。
由 " 红马甲 " 点缀织就的 " 志愿红 ",已成为华富大街小巷最动人、最亮丽的风景,不仅引来关注和点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辖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文明习惯。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通讯员 张鑫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