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米长的餐桌上,淮扬细点一字摆开,翡翠烧卖、如意锁片、月牙蒸饺、荷花酥 …… 硬菜也有不少,八宝鸭、盐水鹅、松鼠鳜鱼 ……
这些精致的淮扬菜由 20 位淮扬菜厨师长掌勺,都是小小的个头,一口就可以塞进嘴里。近百名歪果仁吃得优雅且兴奋,脸上洋溢着 " 好吃 " 两个字。
在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之际,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外事办公室联合邀请了近百名来自 28 个国家(地区)的 38 家机构外国驻华使节、境外驻华文化旅游办事处代表和外国商务代表等,到江苏参加国际友人 " 水韵江苏运河行 " 活动。
9 月 4 日,他们在南京博物院与淮扬美食来了一场完美邂逅。
20 位厨师长琢磨一个月," 一口食 " 淮扬菜超精致
月牙蒸饺摆放在正红色的漆器食盒里,一口即食的松鼠鳜鱼像一朵鲜花绽放,棒棒糖大小的八宝鸭,一口入嘴,鸭皮的鲜香和糯米的软糯一同袭来。
菱角、莲藕组成的冷盘是水乡最好的馈赠,翡翠烧卖和荷花酥摆在船型的纸碗里,和菜品展示台上的小桥流水景观遥相呼应,尽显运河元素。
" 江苏因为水产生最好的美食,所以这次淮扬菜新中式冷餐会的主题就是‘水韵江苏’。" 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到。
据了解,淮扬菜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
" 这次宴会是符合外国人习惯的冷餐会,所以我们在很多菜肴的呈现方式上做了相应的调整,都是‘一口食’。我们尽可能在这样的氛围里,呈现最原汁原味的淮扬菜。"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烹饪大师李增主要负责这次冷餐会的宴会设计,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淮扬菜是文人菜,最讲精细," 从选材到营养搭配,再到最终的质感和口味,整个团队磨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团队可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由 20 个扬州当地知名酒店的厨师长组成。当天,他们都带着自己的拿手绝活来到餐会现场,每人负责一道菜。
李增主要负责的是一道冷菜,菜名正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 水韵江苏 "。莲叶田田,锦鸡翘首,红花绽放,取 " 锦上添花 " 的美好寓意,餐盘的右上角还有紫檀色泽的花窗,尽显江苏韵致。
" 这些画面都是食材切成薄片才叠起来码放的,荷叶用的是青萝卜,锦鸡的羽毛是南瓜,花窗是方火腿。" 听了李增的介绍,记者凑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图案都不是摆件,而是薄如纸片的食材堆叠而成。
烹饪大师现场秀功夫,外国友人直呼 " 很好吃,很难做 "
现场,烹饪大师们的精彩献艺更是让人大饱眼福。中国淮扬菜大师朱焘把一个滚圆的 " 心里美 " 萝卜拿到手中,一刀切成两半。
不一会儿功夫,他就雕刻出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青皮为叶,紫红色萝卜为花瓣,造型动人,格外水灵。
文思豆腐犹如中国山水画,厨师的刀工是绝活。一块软嫩的内脂豆腐,经过厨师快刀匀切,变成细如牛毛的豆腐丝,且每条大小均匀,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厨师向围观的嘉宾道出了其中的大学问:" 下刀时左手指紧贴着豆腐,后退的速度要有相应的起伏。先切成厚度均匀的薄片,并将它拍打平整,再将几块叠在一起,切成毛发般的粗细。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中途不能有片刻的停顿 "。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扬州鸭蛋油炒饭是人气最高的摊位。不少嘉宾聚集在摊位前,排着队等候美食出锅。锅烧热,加油,放入鸭蛋炒散。加入米饭炒散,再依次加入蛋丝油香,海参,虾,青豆,胡萝卜 …… 一锅香喷喷的扬州鸭蛋油炒饭出现在嘉宾眼前。
中国烹饪大师、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冶春面点制作技艺 " 代表性传承人倪秋香在餐会现场擀着一块块嫣红色的面皮,擀面杖在她手中灵活如飞,她正在制作的点心是迷你版的荷花酥,成品像荷花一样娇艳,花瓣绽放,别看它小,里面还包裹着香甜的莲蓉馅。
" 它是用水油面和油酥面来包制的,水油面的水,我们就用的火龙果的汁,呈现出荷花的嫣红色。" 倪秋香家里五代人都做面点,她自己也已经做了 23 年。
她告诉记者,正常的荷花酥是迷你版的两倍,越小越难做,越小每层的酥皮越薄,还要保证一个花瓣有 10 层酥皮。
" 很好吃,但是很难做啊。" 西班牙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卡门 · 丰特斯被荷花酥的制作过程吸引住了,她一边品尝,一边细细询问每一个步骤," 我也喜欢做饭,这是非常精致的工作,回去以后我也想试试做这个。"
江苏美,美就美在江湖水
东西横亘的长江
南北纵贯的运河
涟漪荡漾的湖泊
滋养了温润如玉的江苏人
也馈赠给人们无数得天独厚的食材
这一盘盘珍馐
也是江苏的 " 水韵 " 之美
牵绊故乡人
惊艳异乡客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张然 阿里亚
图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牛华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