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05
深晚报道|深圳这个小区分类做到位后,生活垃圾每天收运量减少三分之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 9 月 1 日正式落地实施后,深圳城管部门针对全市垃圾分类情况开展了密集的执法检查行动。9 月 5 日,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直播深圳《条例》的实施情况,及彩田村等分类示范小区的分类成功做法及经验。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条例》中的分类操作性更强。深晚记者据此实地走访。

上午 11 时,记者走进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彩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和一个个规整干净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小区楼层全部实行撤桶,共设置了 14 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其中 6 处为景观式,具备雨棚、洗手池、照明设施、语音提醒装置、分类桶等基础功能,保证垃圾分类投放点清洁无异味,还加装了烘手机、金属外罩等人性化设施,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体验和小区整体环境水平。" 如果一个垃圾分类点成为一个污染源,那么我们的居民如何去靠近它?如何去分类投放垃圾呢?"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指出,提升垃圾分类前端的设置水平,加强垃圾桶点的管理是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的关键之一。

▲彩田村整洁规范的垃圾投放点。

" 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后,20 天内楼层全部撤桶,14 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天常态化督导,每天生活垃圾收运量从 21 吨降至 14 吨,减量率达 33.3%;人均每日厨余垃圾分拣量 0.11kg。" 彩田村物业工作人员介绍称,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有些老年人不太配合,小区就派出学生志愿者和督导员一家一户的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最后居民慢慢地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作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彩田村物业部门依法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职责,前期做好宣传工作与定期督导培训,后期完善分类设施与引导居民垃圾投放。据介绍,依托小区内的垃圾分类主题乐园,彩田村物业邀请 " 蒲公英计划 " 等专业机构持续性开展 " 见‘圾’行动 "、" 绿色换植 " 等居民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专门设计宣传手册、制作特色动画宣传片,开展摆点宣传、实践体验、入户宣传等,共开展了 32 场垃圾分类 " 微课堂 "、" 微培训 " 等活动,张贴、发放各类宣传物品 1.2 万份,垃圾分类理念和投放知识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备了洗手台、洗手液等。

彩田村物业主管指出,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与参与率,他们前期安排了经过垃圾分类培训上岗的督导员上门指引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对做得好的家庭分发垃圾分类袋进行奖励,垃圾分类不彻底或对垃圾分类不配合不理解的的家庭,督导员再次上门进行垃圾分类指导。通过物业的宣传、督导指引、垃圾分类奖惩制度等措施,彩田村小区很快形成了垃圾分类的氛围。

" 我们的楼道变干净了,异味没有了,整个小区的环境都变好了。" 彩田村 12 栋的居民杨小姐表示,小区的垃圾分类氛围十分浓烈,有时会举办垃圾分类活动。" 自从开始垃圾分类,我们全家人包括孩子都在做这个事情。" 杨小姐坦言,在家中进行第一步垃圾分类时确实有些麻烦,但这是对社会对环境有益的事情,他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彩田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随后,记者跟随物业人员来到彩田村垃圾中转站,地面干净且空气无异味,即使该中转站设置在小区里也不会给居民带来不便。彩田村的垃圾中转站还引入专业厨余垃圾处置设备,就地就近对厨余垃圾进行脱水、提纯处置,产出可用作堆肥渣料反哺小区绿化植被,厨余垃圾减量率达 85%,初步形成厨余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循环利用可再生两大闭环链条,为楼层撤桶后续的全流程监管发挥示范标杆作用,以垃圾减量实效赢得居民认可。

▲彩田村垃圾中转站就地就近处理厨余垃圾。

" 彩田村是在垃圾分类这一块做的比较好的小区,我们希望其他小区能够学习。" 杨雷表示,与其他城市的垃圾分类相比,深圳出台的《条例》可操作性非常强,规定很具体详实,目前全市住宅小区垃圾集中投放点有 11000 个城中村大概是 6000 个," 垃圾分类需要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这个方向一定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的,而且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也不再只停留在标语,宣传册子等形式,后续也会进行移动互联网端的投放和针对性的宣传,让垃圾分类走入每家每户 "。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实习生 陈心彤 文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