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沈琳 记者 张敏)每晚,当常州地铁 1 号线运营结束之后,地铁人并没有闲下来。在漆黑的夜空下,一批被誉为地铁 " 蜘蛛侠 " 的接触网巡检班组,才开始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31 岁的汪坤是常州地铁 1 号线接触网巡检工长,他带领 40 多名巡检青年,负责 30 公里长的接触网维护、保养及抢修工作。对于他们而言,高空作业是家常便饭," 披着星光出发,迎着朝阳回家 " 是工作常态," 不放过任何一个零部件 " 是基本要求。深夜至凌晨,他们一丝不苟,织牢行车安全网,保障地铁正常运行,默默守护每一位乘客的出行。
△工作中的汪坤 邹嘉丞供图
练就过硬技术应对突发故障
2011 年,汪坤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投入了城市轨道供电行业。2018 年 7 月,经验丰富的他加入了常州地铁供电中心,担任接触网巡检工长,成为第一批接触网青年。
接触网是直接为电客车提供电能的输电线路,没有接触网,电客车根本跑不了,因此对于地铁而言,接触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汪坤的工作便是带领同事们对给电客车送电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抢修等。
2019 年 1 月,汪坤牵头负责 1 号线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安装、调试及问题整改工作,从而实现 1 号线全线可视化接地,达到安全高效、统一管理的目的。为了便于同事们学习和理解,他还牵头编写了《可视化接地系统管理办法》及可视化作业指导书,大大减轻接触网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
断线是接触网事故中最为严重的故障,一旦发生势必影响正常行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恢复运行。2019 年 4 月,常州地铁 1 号线开展接触网断线抢修大练兵,作为抢修总负责人,他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带领同事们积极参与,锻炼能力,提升水平。" 接触网设备故障都是突发性的,只有秣马厉兵,才能在抢修时做到百战不殆。" 汪坤说。
绷紧神经不放过一个零部件
△日夜奋战的常州地铁接触网巡检青年们
1 号线开通后,汪坤和同事们成为了昼伏夜出的地铁人。每晚 11 点半到凌晨 4 点半,是接触网巡检工最忙碌的时候。
当 1 号线断电之后,汪坤和同事们全副武装,穿梭于隧道中、高架上。1 号线全线长 30 公里,接触网悬挂点最低的有 4 米高,高架段最高高达 30 多米,环境危险又艰苦。
巡检工班一般分成 2-3 组,每组 5-6 人,采用梯车作业,3 米多高的梯车上,一般有两人负责顶端作业,梯车下,则需要人员固定车子并负责推行前进。
黑暗的夜空下,巡检工们紧张认真地忙碌着,地面段,梯车每 8 米停一次作业;高架段,每 4-5 米就要停一次,单调又枯燥,不断重复的蹲下、站起动作,让人经常有眩晕的感觉。
汪坤介绍,一个晚上,班组成员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检修完成后,还得将相关数据整理好录到电脑中,有时一夜都不能睡。
除了克服睡意,巡检工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零部件。" 一号线全线几万个接触网零部件,一个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线,从而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半点马虎。" 汪坤表示。
干劲十足为 2 号线保驾护航
在 1 号线有序正常运营之后,去年 12 月开始,汪坤又紧接着参与到地铁 2 号线接触网设备的参建工作中。
由于在 1 号线参建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在接触设施安装和设备调试中,汪坤和同事们发现并解决了数百项可能存在的安装隐患,确保了接触网设备的安全平稳上线。
地铁 2 号线已经开始东段热滑测试,为此,汪坤带领同事们白天在 2 号线东段作业,晚上则在 2 号线西段忙碌,一刻也没有停歇。
前段时间,常州出现连续晴热高温天气,汪坤依然和班组成员战高温,抢工期。" 因为我们这个是特殊作业,穿着的工作服比较厚,一天下来,衣服不知要湿透多少次。" 他表示,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依然披荆斩棘,为明年 2 号线的顺利开通戮力同心。
工作的繁忙,让汪坤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甚至在其妻子生产时,他都没能赶回老家。为此,汪坤的老婆难过又心疼。
好在,目前,一家三口已在常州定居。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陪伴,汪坤更加充满了干劲。
(常州地铁供图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