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潇 记者 徐红艳)不久后在南京,智慧的车将有机会开上 " 聪明 " 的道路。9 月 11 日,以 " 数字赋能交通,车联网引领新经济 " 为主题的 2020 数字网联交通大会在南京召开。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今年年底前,白下高新区的 14 条公共道路将完成数字化改造。同时,结合秦淮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工作,南京将形成户内户外 10 万平方米一体化的人、车、路、环境和 " 云、管、端 " 的车联网科普示范基地。
△ 2020 数字网联交通大会
年底白下高新区 14 条公共道路变 " 聪明 "
作为南京市秦淮区 " 聚秦淮,襄盛举 " 系列主题招商活动之一,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智库大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南京市秦淮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泰,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熊斌谦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致辞。
白下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仲金主持大会并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投资环境。张仲金在致辞中说,以白下高新为核心区的秦淮区创建江苏省车联网先导区以来,引领新经济、聚人气、接地气、有朝气的车联网产业为白下高新带来了惊喜和变化。百度、亚信、华为、阿里、海康、千方科技、四维图新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领军企业与开发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用前沿科技赋能车联网产业。
到今年年底,总投资近 1 亿元位于白下高新区的 14 条公共道路将完成数字化改造,届时,装载智能终端的社会车辆、L4 级自动驾驶,将行驶在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的 " 智慧道路 ",完美演绎一场 5G 科技时代的 " 数字交通 " 之约。
△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揭牌
10 万㎡车联网科普示范基地将建成
会上,由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南京白下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南京信息管理学院、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 7 家单位创建的 " 江苏车联网产业学院 " 正式签约并揭牌。
同时,将南京市科技局、秦淮科协对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创建的南京市车联网科普基地认定为 " 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并在现场揭牌。据悉,不久的未来,结合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工作,将形成户内户外 10 万平方米一体化的人、车、路、环境和 " 云、管、端 " 的车联网科普示范基地。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智库委员会成立以来,已经在南京成功举办 3 届大会,吸纳了共 122 位主任委员、委员和专家,为交通安全、智慧交通、车联网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会期间,为 10 位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本届大会还开设了全体论坛 " 数字赋能交通 ",分论坛一 " 车联网产业创新 " 和分论坛二 " 智慧交通技术创新 ",共邀请 22 位专家分享 22 场学术报告。
△ " 江苏车联网产业学院 " 正式签约
数据交互将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
车联网产业规模有多大?有专家表示,到 2030 年左右,车联网是一个百万亿的规模。目前,秦淮已有约 260 家车联网上下游企业。
新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则助力车联网更智能。就车联网技术,大会总策划与负责人、江苏科创车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交通界著名学者刘干先生认为,要实现 " 三个互动 ":第一个是人、机(自动驾驶的主机)与规则要互动,第二个是车要与云平台互动,第三个是车路环境数据要与道路交通的时间空间互动。
同济大学王俊骅教授说,新一代通信、射频、毫米雷达等等技术正在成熟,也将助力车联网的发展。" 比如,加装了毫米波雷达的道路,前一天晚上开车路过还是好好的,但是夜里可能下了一场雨,路面上出现了一个坑洞,毫米波雷达就会把这个坑洞识别构建形成数据,传输给早上开过来的车。" 他解释,车联网是将数据传到一张网上,来解决避免交通事故,解决交通拥堵和迎接自动驾驶的到来。
本次大会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等单位指导下,由江苏车联网(南京秦淮)先导区工作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智库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南京市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