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9-12
创新指标数据跑出“南京加速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三年成绩单出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刘伟娟 文 / 摄)5 年后,10 年后,20 年后,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答案是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是南京三年前明确的目标。9 月 12 日,周六,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研讨会召开,现场亮出《2017-2020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成绩单》。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三年来,南京交出了创新名城建设 " 硬核 " 成绩单,突出表现在:创新治理架构实现 " 南京新变革 ",一室一中心成为 " 南京新标志 ",多维创新要素融入 " 南京新生态 ",创新指标数据跑出 " 南京加速度 "。南京全球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上升,从 2017 年的 94 位、2018 年的 27 位、2019 年的 25 位,跃升至 2020 年的 21 位。

△ 研讨会现场

南京加速度:

逆势上扬,2020 年上半年 GDP 增长 2.2%

成绩单显示,2019 年南京全市 GDP 超过 1.4 万亿元,与 2017 年的 1.17 万亿元相比,增速居全省和东部 GDP 超万亿元城市首位。2020 年上半年 GDP 增长 2.2%,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得益于 " 三大支撑 ":主导产业的关键支撑、市场主体的增长支撑、项目投入的实物支撑,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两手抓、双胜利 "。

三年来,南京新型研发机构量质大幅跃升,近 400 家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科技企业 5850 家,技术合同成交额从 2017 年的 284.75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591.25 亿元。同样大幅跃升的还有科创企业数量,包括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 " 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等,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涨幅最快,从 2017 年的 721 家增至 2019 年的 6685 家,增长 8.2 倍。

此外,南京高端人才集聚。到 2019 年,南京拥有 148 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创新型企业家 344 名,引进 2862 名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吸引 8 名诺贝尔奖及图灵奖得主,115 名国内外院士来宁创新创业。

南京新变革:

创新治理架构,构建 " 市委创新委 + 高新区管委会总部 "

南京明确创新名城建设后,构建 " 市委创新委 + 高新区管委会总部 " 的创新治理架构,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制度安排,主要体现在创新治理系统提升、顶层设计不断深化、园区改革脱胎换骨三个方面。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创新治理系统提升方面,南京成立市委创新委员会,统筹规划创新名城建设总体任务,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 、以打造一流生态为目标的全面创新。在顶层设计不断深化方面,南京制定创新名城建设行动计划,连续三年聚焦创新出台市委 " 一号文 ",连续三年元旦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新年 " 第一会 " ——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为聚力创新立起了 " 风向标 "。在园区改革脱胎换骨方面,南京成立高新区管委会总部,整合 15 个园区、实行 "1+N" 架构。2019 年,南京高新区跻身全国第 15 位,与 2017 年的第 27 位相比,前进 12 位。

南京新标志:

以 " 一室一中心 " 为关键支撑,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

三年来,南京坚持把筹建综合性科学中心作为核心基础和战略举措,以 " 一室一中心 " 为关键支撑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 心、南京麒麟科技城、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南京 " 新标志 "。

紫金山实验室依托未来网络国家重大实验设施,聚焦未来网络、普适通信、内生安全等方向,在毫米波核心芯片器件、天地融合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内生安全体 系等科研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整合扬子江流域科教、研发资源与产业力量,探索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努力成为生态环保领域原创技术和产业技术输出地,为长 江生态大保护贡献力量。

南京麒麟科技城由江苏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共同推进大科学设施预研建设,共同支持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与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携手打造成为南京综合 性科学中心核心区和南京区域创新高地。

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首批、长三角地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南京新生态:

营商环境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五,打响企业家 " 早餐会 " 品牌

三年来,南京主动参与融入 " 一带一路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举办南京创新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城市硅巷、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六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南京出台并升级新版《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 100 条》,其中 7 条为全国首创,47 条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在《2019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中,南京营商环境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 5 名。在建设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方面,一年来新增注册企业 1.3 万家,累计备案新型研发机构 61 家,累计孵化引进科创企业 960 家。

此外,南京建设城市硅巷,高质量建设秦淮硅巷、鼓楼硅巷和玄武硅巷,建成运营 61.6 万平方米城市 " 硅巷 ",打造了一批低成本、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空间。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南京推出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实施 " 宁满意 " 工程,创出全国知名的 " 不见面审批 " 品牌。同时建立服务企业机制,出台系列惠企措施,打 响企业家服务日 " 早餐会 " 品牌。

相关标签

成绩单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