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也是一种 " 处方 ",一生病很多人就吃药挂水,但是如果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加速康复,而且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和淮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专家,共同发表的《26 种人类疾病的运动干预指导方案》让我们可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教授、博导王茹是该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可以加速一些疾病后的康复过程,也可以让我们远离一些疾病。
很多人不懂如何挑选合适的运动
王茹说,长期以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太少,运动干预的作用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研究表明,合理的运动干预可增加能量消耗,提高肌肉质量,降低血压和血脂,提高骨密度,有益心理健康。因此,建立适合个人身体活动水平的运动指导方案如同药物剂量一样重要,这促使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临床问题展开运动干预相关研究。这份研究一是提供给专业医院的专业医生,二是给公众科普。
" 经常发现,很多身患疾病的人,做着不适合的运动,反而有加重疾病的隐患。比如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并不太适合做仰卧起坐。因为大多数人做这个运动,姿势并不标准,腰背挺不直,这样反而会让疾病加重。" 王茹说。
体育医院可以开运动处方
研究总结 26 种人类疾病,归纳总结适用于疾病的运动干预,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等,一般认为,在疾病的早中期,可以给患者制定中等强度或高强度间歇运动;若是疾病晚期或短期术后,则采用低强度训练,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逐渐调整负荷强度。
如果是患有 26 种疾病之外的疾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运动呢?王茹说,没有在本研究中出现的疾病,并不是说没有相对应的运动方式,而是目前找不到运动与疾病康复明显相关的证据,作为研究者来说,也就不写入本研究中。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医疗机构以及健身场馆,这些人可以给患者一点科学的建议吗?王茹说,专业的医院的康复理疗科,往往偏重于具体的治疗手段,比如针灸、理疗仪等等,运动处方不是没有,但是还是稍微欠缺。健身场馆,可以给公众运动正确建议,避免受伤。比如下蹲时,膝关节如果超过脚尖,会导致膝关节压力过大,健身教练应给予正确的提醒。但是,他们无法针对某种疾病,做出科学的运动建议。" 最好的就是去体育医院,上海、常州等地目前已经有了,患者去这里,可以有一张运动处方,通过运动加快自己的疾病康复。" 王茹说。
备注
1. 有氧运动(在骨骼肌收缩时以高重复和低阻力为特征的规律运动)
是提高有氧能力、促进健康的公认方法。有氧运动在机体能量调节、血流量调节和运动中物质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氧运动主要包括步行、跑步、瑜伽、太极拳、普拉提和骑车等。用于术后早期康复或严重疾病时,有氧运动方案可分为低、中、高强度,耐力训练也属于高强度有氧运动。具有心肺功能锻炼适应症的恢复期患者,常采用跑步机或功率自行车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与其他类型的运动相比,高强度间歇训练被认为是一种更有效的干预方式,对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血压和携氧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2. 抗阻运动
作为健康促进的推荐活动之一,已被证实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胆固醇,缓解抑郁和疲劳,并改善骨密度和胰岛素敏感性。抗阻运动包括力量训练和个性化负荷运动。力量训练可以使用阻力带、负重或哑铃、杠铃、壶铃或机械等实现。
3.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
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由于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包括抗阻运动,在制定运动指导方案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耐力能力。根据患者的情况,最常见的有氧结合抗阻运动方案是步行和骑自行车。当有氧结合抗阻运动持续时间小于 6 周时,我们将其归为短期有氧结合抗阻运动;否则为长期有氧结合抗阻运动。
4. 居家运动
患者本人在家中单独进行锻炼计划的运动类型,旨在提高身体活动推荐量。作为简单易行的运动类型,居家运动与患者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5. 多模式运动
多种训练方法的组合。几乎所有的多模式运动都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训练、拉伸训练、平衡训练和其他形式的训练。多模式运动干预通常从固定自行车 / 循环测力计和步行的有氧运动开始,再进行一系列的上肢力量训练,最终以拉伸运动结束训练。
来源:《26 种人类疾病的运动干预指导方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