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14
深晚报道|肝胆胰肿瘤精准诊疗国家队即将落户深大总医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深圳大学总医院正式通过 " 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 引进肝胆胰肿瘤精准诊疗国家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樊嘉院士肝胆胰精准诊疗团队,旨在为深圳市民乃至华南地区病患的肝胆胰脾相关疾病提供最优质医疗资源。

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李晓武教授团队将与樊嘉院士团队通力合作,建立大湾区肝胆胰肿瘤精准诊疗中心,为市民提供 " 肝胆胰早癌筛查、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个体化治疗以及人工智能辅助的肝胆胰肿瘤的精准诊疗 " 优质服务。据悉,樊嘉院士三名工程团队启动仪式将于 9 月 20 日举行。

强强联合 他们来自全国最大的肝癌中心

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团队骨干源自有 " 肝胆外科黄埔军校 " 的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西南医院;科室由原国家重点专科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科室副主任、博导李晓武教授领衔,今年又再次引进国内著名肝移植及肝胆胰肿瘤外科专家西南医院刘祥德教授担任科室副主任。肝胆外科牵头建设的器官移植中心是深大总医院三大骨干学科之一,并且与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合作建成肝胆胰肿瘤中心实验室,团队自 2018 年开科以来,已先后完成各类复杂开放及腹腔镜下肝胆胰肿瘤手术及复杂肝胆结石手术,并开展成熟介入及肿瘤射频微创治疗,得到广大市民认可。

▲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内最大的肝癌中心,全国专科排名第二。樊嘉院士所在的肝外科是全国肿瘤学重点学科、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肝脏肿瘤学重点学科、复旦大学 "211 工程 " 重点学科、复旦大学 "985 工程 "、" 重中之重 " 肿瘤项目依托单位。

此次三名工程引进团队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是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2008 年和 2012 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多篇国际著名杂志《Cancer Research》编委、是柳叶刀等著名杂志审稿人。

三名工程专家组由 5 名国内享有盛名的肝胆胰肿瘤专家构成,包括史颖弘教授(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副主任)、楼文晖教授(中山医院胰腺外科主任)、高强教授(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施国明教授(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医师)和杨欣荣教授(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建立早期预测模型 扭转晚期肝癌 " 不可治 "

樊嘉院士创新团队擅长肝脏肿瘤外科诊疗及肝脏移植,手术业务量及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其首创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 " 不可治 " 变为 " 部分可治 "。同时樊嘉院士团队提出肝癌肝移植转移复发微环境调控分子机制,建立了肝癌早诊早治及转移复发预测模型,其早癌预测试剂盒已成功投产,使得早期肝癌预测变为可能。

据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晓武介绍,未来 5 年,双方将在临床、教学、科研三方面强强联合,深入合作。通过樊嘉院士团队引进及指导,大力推进深圳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建设和发展、全面帮助深圳市民众群众实现高危人群的早筛早查和肝胆胰肿瘤早诊早治;为中晚期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提供最优个体化方案、显著延长生存期;在肝胆胰肿瘤的诊疗、预后和康复阶段应用人工智能让患者可从治疗中获得最大化收益。

深大总医院肝胆外科三名工程团队,在院士团队指导下,将着力于三个专业方向的共同发展,建成适合社区和医院相结合的肝胆胰肿瘤早筛早查诊治流程,完善肝胆胰肿瘤系统化管理,为老百姓提供更先进和优质的服务,提升深圳市乃至大湾区肝癌治疗水平。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彭敏劼

相关标签

国家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