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15
深晚荐书|阿瑟•米勒经典代表作名家译本出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阿瑟 · 米勒经典作品(五册),包括《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

阿瑟 · 米勒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与尤金 • 奥尼尔、田纳西 • 威廉斯并称为美国戏剧三大家,被誉为 " 美国戏剧的良心 "。著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儿子》《桥头眺望》《堕落之后》《代价》《美国时钟》等多部戏剧。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 1949 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评论奖、奥利弗最佳戏剧奖等。

米勒的巅峰之作《推销员之死》刻画小人物的悲哀和 " 美国梦 " 的破灭,在百老汇连演 742 场,为米勒赢得国际声誉;《萨勒姆的女巫》描绘人心惶惶、相互诬告的恐怖环境,完美呈现了一则善恶缠斗的现代寓言;《都是我的儿子》书写现代社会中的人性暗礁,揭开宁静生活假面下的平庸之恶;《桥头眺望》以一出家庭悲剧抓住外来文化者的痛脚;自传体剧作《堕落之后》关乎米勒与梦露的婚姻:一个是进步作家,一个是性感女神,他们的结合,是诺曼 • 梅勒口中 " 美国最伟大的头脑 " 遇上了 " 美国最伟大的肉体 ",剧本以 " 梦露先生 " 的视角,书写了对一代名伶的私人记忆。

《推销员之死》

(美)阿瑟 · 米勒 著 英若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威利 • 洛曼是一名推销员,壮年时的他业务能力可靠,妻子琳达持家有道,两个儿子比夫与哈皮也让他引以为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好运气似乎正离他远去,他的生活也渐渐失控 …… 作者撕碎了 " 美国梦 " 的光鲜表象,满怀同情地洞察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并不动声色地将其希望和痛楚呈现在戏剧舞台之上。本剧发表于 1949 年,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 742 场,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纽约剧评界奖,是首部一举囊括三大戏剧奖的剧本,让阿瑟 • 米勒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作家。1985 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奥斯卡影帝达斯汀 • 霍夫曼主演。本书译者英若诚先生为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在阿瑟 • 米勒亲自导演的《推销员之死》中国首演中担任主角。

《萨勒姆的女巫》

(美)阿瑟 · 米勒 著 梅绍武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上

《萨勒姆的女巫》1953 年获得托尼奖最佳剧本奖,法国著名作家让 • 保罗 • 萨特 1957 年把它改编为电影。

《萨勒姆的女巫》原名 " 熔炉 " 或 " 炼狱 ",故事取材于 1692 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迫害案件。清教主义笼罩下的小镇出现了 " 女巫 ",牧师巴里斯请来相邻教区的 " 驱魔高手 " 来协助调查。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开始相互怀疑、揭发甚至诬陷,随之引发蝴蝶效应,少女们的森林之舞最终将小镇变成了炼狱。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诬陷,却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米勒以史喻今,完美呈现了一则关于人性善恶、魔道冲突的寓言,揭示了强权势力的残酷无情,乌合之众的盲从之恶和道德信念的瓦解,大难临头时人们各自的选择,有人性中最深的深渊,却也有人性最耀眼的光辉。

《都是我的儿子》

(美)阿瑟 · 米勒 著 陈良廷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 • 米勒成名作,1947 年于百老汇首演并连演 328 场,获得托尼奖、纽约剧评界奖等多个奖项。故事刻画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在二战中大发战争财、道貌岸然的父亲,看似柔弱却努力维持整个家庭秩序的母亲,在战争中神秘失踪的飞行员小儿子,冲动而有正义感的的大儿子 …… 每个人怀着内心的秘密,以谎言维系着平静的生活。随着邻家女孩的到访和一封信的出现,人们得知了三年前小儿子失踪的真相,这个看似幸福的家庭在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刻面临分崩离析。作者以富有古希腊悲剧色彩的笔法书写现代社会中的人性暗礁,揭开宁静生活表象下的平庸之恶。

《桥头眺望》

(美)阿瑟 · 米勒 著 屠珍 梅绍武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桥头眺望》是阿瑟 • 米勒于 1955 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在首演了一年左右之后,该剧先是在伦敦,之后又在巴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连续上演达两年之久。时隔 60 年之后,由 NT Live 推出的新版本一举夺下象征戏剧最高成就的托尼奖的其中两项大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复排戏剧奖,实现了经典剧作的成功回归。

码头工人埃迪和妻子贝特丽丝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将贝姐姐的遗孤凯瑟琳抚养长大。凯瑟琳几近成年而埃迪仍对她宠爱不减,两人之间浓厚而颇为特殊的感情让贝感到不安。贝的两个意大利亲戚马可与鲁道夫偷渡到美国打工,借住在埃迪家中时,个性明快的鲁道夫吸引了凯瑟琳的注意,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遭到了埃迪的强烈反对:埃迪不喜欢鲁道夫,并且告诉凯瑟琳鲁道夫追求她只是为了美国身份。为了阻止他们结婚,埃迪向移民局告发了马可与鲁道夫的偷渡者身份,马可在愤怒之下找到埃迪,打算复仇。

《堕落之后》

(美)阿瑟 · 米勒 著 郭继德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8 月

《堕落之后》是阿瑟 • 米勒于 1964 年创作的一部两幕剧。剧本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是米勒对与第二任妻子玛丽莲 • 梦露之间一场失败婚姻的总结和追溯:主人公昆廷是纽约的一名律师,他一边回顾 25 年来的人生经历,包括股市崩盘造成的家庭悲剧,麦卡锡 " 猎巫 " 行动下岌岌可危的友谊,以及一段痛苦的婚姻,一边反思何为道德、何为人性。最终领悟到人类自从亚当犯了原罪、堕落之后,就有了犯罪的本能,只认识到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面对生活而无所畏惧。值得注意的是,剧本在叙事形式上大胆创新,以一种非线性的意识流推进剧情,实现了出场人物视角的自由切换。

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米勒敢于暴露自己的灵魂而写出了一部意义深远的自传体文献,堪与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相并列而无愧。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米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