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检验环节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这里的医务人员就是医疗战线上的侦察兵,标本、仪器、数据就是他们作战的武器。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张莉,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名在检验科工作长达 25 年的 " 老兵 ",张莉恪守医务人员的医德规范,认真工作,持续改进检验工作流程,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检验服务,组织和主持科室创建了深圳市 " 医患和谐示范岗 "。
作为检验科学术带头人,她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多项医院检验技术空白。她重视科室业务建设,积极创建了广东省规范性病、艾滋病初筛、基因扩增技术等多个实验室,还带领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成为广东省淋球菌耐药监测点。2020 年,张莉获得深圳市 " 优秀医技工作人员 " 称号。
检验科做为临床辅助科室,日常都是从事着 " 幕后 " 的工作。这次疫情将检验科从 " 幕后 " 推向了疫情防控的前沿。疫情期间,检验科每天除了承担病房与门诊病人的标本检测,还要加急处理隔离病区收取的检验标本,根据检验结果为临床制定诊疗方案。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张莉第一时间响应医院部署,调配检验设备,调动检验人力,布局发热门诊检验流程,严把生物安全关口,保障人员感控安全。
在她的带领下,检验科主动配合防控要求,提供和整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咽拭子采样规范,梳理高危标本送检接收处理流程,加强检验人员防护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在疫情防控期间,张莉高度关注疫情发展,提前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和核酸检测能力储备,根据科室硬件条件选择和评估检测方法和试剂,为坪山区人民医院在全区最早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创造了条件,也为检验科 PCR 实验室在最短时间内立即投入战斗提供了保证。
收样、检测、形成数据报告 …… 检验科的工作周而复始,随时来样、随时工作,24 小时轮班、不分白昼,特殊的工作性质需要每个人的精力高度集中,一次检测下来整个人都会精疲力尽。
前期因设备有限,检验科的同事纯靠加班加点提升检测量,没有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凭手工处理样本,连续几个月每天都要几百次地拧开标本管盖、按压加样枪。
不少同事的拇指关节发生腱鞘炎,有的肩膀、腰肌僵硬,手痛得端不起水杯、直不起腰,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无人退缩,尽全力完成每天的检测任务。检测数据出来后,便第一时间把报告送到相关部门,为诊断和治疗争取时间。
在坪山区卫健局和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检验科 PCR 仪由一台增至三台,核酸检测量从最初的每天 90 人次左右逐步增至目前日最大检测量 1472 人次。
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除了完成本院相关工作外,还先后承担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平乐骨伤科医院、康宁医院、深圳监狱、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区驿站隔离点的核酸检测工作,并完成各项省、市、区的检测指令,努力实现 " 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
截至目前,他们完成核酸检测任务超 8 万人次,在坪山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学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检验科全体人员在张莉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并肩作战,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许多像她这样的 " 幕后侦察兵 ",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在疫情检验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通讯员 江南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