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国柱 记者 李子璇)淮安市涟水县有 2100 多年建县历史,素有 " 安东出才子 " 的美誉,是中华诗词之乡,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 " 中国矿泉水之乡 "。9 月 22 日下午,淮安举办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之 "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 涟水专题新闻发布会。
△涟水县区环境
现代快报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涟水县提前一年基本完成 " 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 任务,连续两年获得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奖励,荣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脱贫致富奖。近年来也是涟水减贫进度最快、脱贫成效最好、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村民在果园收瓜
涟水围绕 " 户户有增收门路、村村有致富项目、镇街有农业园区 " 目标,整合各类资金 7 亿元,实施村级光伏电站、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特色产业化项目 400 余个,打造了食用菌、中药材、青芦笋等一批特色产业名片,还先后建成百花园、百药园、百菇园、百果园等农业示范园区 30 个,以及国家级芦笋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和省级农业园区。
在扶贫机制上,涟水创新搭建 " 阳光扶贫超市 ",同步开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整合全县扶贫资源,把各类项目、成功案例、技能培训、政策服务等信息摆上 " 货架 ",变 " 政府端菜 " 为 " 群众点菜 "。涟水与苏宁易购合力打造中华特色馆 · 涟水馆,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扶贫产品,不断拓宽富民壮村增收渠道,累计获取收益 5000 余万元,促进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 " 双增收 "。
△阳光扶贫超市
涟水实行县委书记、县长 " 双组长 " 负责制,层层签订 " 军令状 ",市县乡联动帮扶组与统筹带动增收项目一对一 " 牵手 "。还选取育婴员、母婴护理、中式面点等市场需求大的热门专业,扎实开展 " 免费技能培训进镇村 " 活动,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帮助 3000 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致富。
△涟水产业
对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村民,涟水全部纳入低保五保救助,做到 " 应保尽保 ",对不符合民政救助条件或临时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实行财政兜底救助,救助标准由去年的人均收入 6200 元提升至 6500 元,救助范围由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扩大至所有农户。对低收入农户医保缴费进行全额补助,实施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待遇倾斜政策,县内住院自付费用超过 10% 部分由县财政兜底,最大限度降低因病支出费用。
△涟水居住环境
下一步,涟水将按照脱贫攻坚 " 扫尾、巩固、衔接、探路 " 的工作要求,聚焦短板弱项,精准靶向发力,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全面监测临贫、易贫及脱贫不稳定户收入,设立兜底保障线和相对贫困监测线,在教育、医疗、意外风险等方面给予救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通讯员供图)
(编辑 申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