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23
深晚报道| 追凶十八年!一声“猫仔”他回头应答,这桩命案终于告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我儿去世已十八个年头了。没有见过爸爸一面的‘遗腹子’——我的孙女,也已十七虚岁 ...... 我已 82 岁了,仅用此余生之力,悲痛之情,请求司法机关帮我解决这件难事、烦心事,以了却我余生夙愿。" 这封来自一名痛失爱儿的八旬老人的信件,如重锤时刻撞击着宝安民警的心。多年来,每位经手此案的民警都对案件记忆深刻。

2002 年 10 月,受害人何某在宝安某城中村内与人发生口角,继而被多人殴打,最后送医不治身亡。案件发生后,涉案嫌疑人、围观人员、知情人员一夜之间几乎全部搬离,涉案关键刀具不知所终,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相关线索更是寥寥无几。

嫌疑人外号竟成命案唯一线索

近年来,宝安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持续开展命案积案破案会战。今年 7 月份,针对此案件,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何斌组织刑大、新乐派出所民警成立专案组。专案组民警反复翻阅当年案件卷宗以及请教当年的办案民警,重新梳理案件线索。

专案组成员之一,新乐派出所民警李英闯介绍道:" 因为搬离人员与涉案人员多是老乡或朋友,彼此沾亲带故,所以当时从他们口中很难获得真实有用信息。在卷宗里,基本不存在有指向性强的直接证据,除了一条——有证人称,一个外号‘猫仔’的宜春人持刀砍人。"

" 猫仔 " 是宜春乡下许多小孩子的共同外号,当地人认为贱名好养,而这也代表着警方需要调查的怀疑对象并不少。结合卷宗线索,通过大数据分析,李英闯初步锁定几名可能是 " 猫仔 " 的嫌疑人。8 月上旬,专案组一行四人前往宜春调查取证。考虑到时间久远,担心同乡间互通消息导致打草惊蛇,民警选择突击与证人张某碰面。

然而碰面结果并未如人意,张某虽从民警提供的照片里指认出 " 猫仔 " 林某,但他强调自己 " 未亲眼见到作案过程 ",只是道听途说。而该案另外两名证人吴某、邓某虽无法确认林某即 " 猫仔 ",反而给民警带来 " 意外收获 ",他们成功辨认出当时现场作案的另一嫌疑人张某军。

那么林某究竟是不是 " 猫仔 "?" 当时我们觉得可能性较大,因为林某曾更改身份信息,非常可疑。" 李英闯表示。

疑窦丛生谁是真 " 猫仔 "?

9 月 4 日晚,民警李英闯、邓锡锋等人在深圳及宜春两地同时展开抓捕,抓获嫌疑人张某军及林某。本以为抓到两人,案件真相大白指日可待,民警没料到,对两人的审讯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 林某拒不承认自己是‘猫仔’,张某军则避重就轻。由于同案嫌疑人与证人对关键嫌疑人‘猫仔’的指认差距较大,‘猫仔’身份存疑,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 民警回忆道。围绕证据矛盾点,民警在深圳、宜春两地再次开展排查走访,反复讯问嫌疑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民警获知一突破线索," 猫仔 " 另有其人," 此人姓彭,宜春水江人。"

结合嫌疑人、证人反映的 " 猫仔 " 的新线索,在相关部门协助下,专案组民警排查出千余位适龄宜春彭姓男子。经同案嫌疑人张某军及证人分别谨慎核实,最终确定了 " 猫仔 " 彭某的真实身份。

▲嫌疑人彭某指认作案现场。

9 月 6 日,嫌疑人彭某从乡下返城,途中下车时,民警上前轻呼一声 " 猫仔 ",彭某应声转头,抓捕警力从不同方向冲出当场扣住彭某双手。" 当时我只说了一句‘我是深圳宝安民警有事找你’,他当场就反应过来,没有任何挣扎,比较平静,还劝旁边的家人不要掺和。" 李英闯回忆道。

目前,嫌疑人彭某、张某军因涉嫌故意伤害罪已被宝安警方刑拘,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18 年过去了,不仅是受害者家属、经手民警牢记此案,涉案嫌疑人亦从未曾忘却自己犯下的罪行。彭某被抓时之所以如此平静,是因为他早已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还是为终可对那条消逝在自己手中的年轻生命有所交代感到轻松?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深圳晚报记者 罗典 通讯员 焦雪珂 凌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