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27
深晚报道|国庆长假,华侨城古劳水乡度假区一期首开,开启“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9 月 25 日下午,大型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华侨城古劳水乡一期首开区启动仪式,在华侨城古劳水乡(以下简称 " 古劳水乡 ")宾客中心举行。仪式现场的启幕环节,与会嘉宾用 " 撒老糠、入河道 " 的方式,重现 700 年古劳围墩依水势地形修筑堤围的古劳智慧。

华侨城古劳水乡大型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华侨城集团推出的全新的新型城镇化 + 美丽乡村创新融合项目,是 2020 年广东省重点文旅建设项目之一,项目计划投资 50 亿元,以 " 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 " 为主题,将 " 古劳水乡 " 打造成为中国最美岭南水乡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标杆。项目整体规划占地约 10 平方公里,其中主景区约 3 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核心景区(包含三大组团)、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区和咏春文化遗产活化区。项目建设成熟后,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量达 300 至 500 万人次。

启幕的华侨城古劳水乡度假区一期首开区主要包括古劳水乡宾客中心、" 横海游梦 " 游船以及演艺活动等主要体验服务项目。除首开区外,其余部分项目将于 2021 年年中开始陆续建成开放。

仪式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新修建的华侨城古劳水乡宾客中心,并乘船游览全新推出的 " 横海游梦 "6 公里游船项目。古劳水乡宾客中心主建筑形态模拟风吹荷叶的摇曳身姿,以静先动,并利用遮阳架构与自然光线的戏剧效果,营造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宾客中心内部集游客服务中心、展示中心以及美食简餐、手信礼品店铺等多功能业态为一体,让游客一踏入这里,便充分感受到水乡野趣休闲的独特气质。

全新的 " 横海游梦 "6 公里游船项目,游船以当地文化特色元素为装饰,蓑衣、纱帘、围栏、竹编器唤起古朴纯真、原汁原味的水乡记忆,船尾是中式古典园林中的窗牖,缀于楼阁中,廊桥处,连接内外,使得外界的自然美景和室内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人仿佛置身于清新古劳水乡的景物之中,对自然的亲和的温情便在这里得以体现。

对于古劳水乡项目的落地,江门华侨城秉承着尊重地域民俗文化、保护挖掘并活化的开发策略,文化先行,发起了 " 漫寻古劳 " 系列活动。在宾客中心现场,本次活动嘉宾还观看到首次公映的 " 漫寻古劳 " 三集纪录片 , 并参观了 " 漫寻古劳 " 采集与创作特展。作为华侨城计划发起的古劳学院的首个文化项目," 漫寻古劳 " 首期联合三组创作者:画家及建筑师鱼山饭宽、调香师 JIENI、寻瑶计划音乐人小河,以水乡体验官的身份,从公众视角去发现并感受古劳水乡的美丽,并将其感知以艺术化的方式,通过纪录片、采集与创作特展、文创礼品等形式作为一期首开区的文化活化成果呈现给观众。

据悉,华侨城古劳学院是一项长期的公益计划,旨在传承并活化古劳水乡 10 平方公里桑基鱼塘与围墩人家组成的独特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古劳作为 " 咏春宗师梁赞故里 " 的咏春文化遗产。目前除了 " 漫寻古劳 " 系列活动,古劳学院还完成了 300 页 20 万字的古劳文化挖掘访谈实录、《古劳水乡 365 趣》上中下三册。目前古劳水乡还发起了招募体验官、征集短视频的活动,积极与公众互动,以多维度视角展示古劳水乡的魅力。

古劳水乡作为岭南难得一遇的原生水乡,鱼塘星罗,河网纵横,村落、流水、石桥、围墩、古榕散落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致随处可见,这些也正是水乡别具一格的特色。当江南以及国内众多水乡在实行 " 先清空、后开发、封闭式管理运营 " 的开发策略时,华侨城大胆采用 " 留住原住民、共享共建、开放式运营 " 的开发策略,呈现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留住古劳水乡最动人的一面。榕树下纳凉下棋的老人、鱼塘里撒网捞鱼的渔农,埗头上取水浇地的乡民、围墩上袅袅升腾的炊烟 …… 这一切,才是古劳水乡的根本,唯有留住原住民,才是真正留住了水乡魂。保护 700 多年古老村庄的活态记忆,连接乡村生活与当代审美,活化在地文化,实现区域与村民的共融共生。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通讯员 龙星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