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深林其境:走读深圳森林》项目创作团队走进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开始了一场深圳湿地走读之旅。
▲创作团队走进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 " 地球之肾 " 的美誉。地处珠三角地区,受气候和水文影响,深圳湿地资源可谓十分丰富。据了解,深圳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 3 大类型共 46832.74 公顷,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 38636.49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高达 82.5%;河流湿地面积 789.97 公顷,人工湿地面积 7046.28 公顷。
当天上午,创作团队一行驱车来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了解自然教育、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及保护等相关情况。
作为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367.64 公顷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 " 深圳湾旁边的一道绿色长城 "。这片城市中的 " 绿洲 ",对维持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深圳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创作团队正在认真观鸟。
据悉,这里的红树林面积约 80 公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高等植物 175 种,其中红树植物 9 科 16 种,本地自然生长的红树植物 7 种,如白骨壤、秋茄、桐花树、海漆、老鼠簕、木榄等。同时,红树林保护区也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记录有鸟类约 200 种,其中 23 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全球极度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在此处的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 8.6%。每年有近 10 万只长途迁徙的候鸟来此越冬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 " 越冬地 " 和 " 中转站 "。
▲创作团队认真聆听华侨城湿地工作人员讲解。
穿梭一条老巷,创作团队一行走进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顿时仿佛进入一个隐秘的自然世界。据介绍,这里是面积最小的 " 袖珍 " 国家湿地公园。这片城市中的净土,同样凝聚了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足迹,体现深圳城市发展的眼光和高度。它不仅是深圳湾动植物的生命通道,还与周边的华侨城主题公园群、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和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一道,形成了一块城市中心生态 " 绿翡翠 "。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摄影 张焱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