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9 月 29 日晚,南京大学青年学者李晓愚做客凤凰云书坊 24 小时书店,带来了一场主题为 " 中秋,与传统相遇 " 的阅读分享会。
△活动现场
李晓愚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除了在艺术理论、艺术史研究领域成果卓著,李晓愚老师还积极推动文化艺术普及。她发表了近百篇文化艺术随笔,曾荣获江苏省文学最高荣誉 " 紫金山文学奖 ",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 " 首批江苏省青年文化人才 " 称号。
中秋前夕,李晓愚与读者品尝着月饼,同时结合她今年在译林出版社推出的 " 中华文化故事 " 丛书,共话传统趣事,现场读者兴致盎然、笑声不断。
最初的 " 月 " 字怎么写?怎样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样貌?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这个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关于月亮、中秋,有哪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除了赏月亮、品月饼,古人们在中秋节还有什么花样玩法?李晓愚用细腻生动的讲解给读者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盛宴。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词皆有故事,随着 " 国学热 " 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开始关注、审视传统文化。如何让大众真正地理解它,并用它来切实地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是李晓愚一直在探索的。
如今,李晓愚将多年来文化普及实践的心血,凝结在 " 中华文化故事 " 丛书中。丛书共六册:《汉字的故事》《词语的故事》《诗词的故事》《古画的故事》《书法的故事》《风物的故事》。作者以生动活泼的笔调、诙谐灵动的文风,介绍了汉字的创制演变与造字方法,探寻词语的来龙去脉,品读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趣谈古画背后的轶闻典故,追溯书法的渊源历史,精选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物件、风俗习惯,为读者呈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流光溢彩、魅力无限的风貌。
" 中华文化故事 " 丛书获得了毕飞宇、余华、叶兆言、苏童、丁帆、范景中等多位名家联袂推荐。
著名作家毕飞宇对《汉字的故事》赞不绝口:" 我建议拥有了一定汉语能力的年轻人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它会给你非凡的享受 …… 对于汉字的研究与介绍,李晓愚的出发点我非常认同。"
余华这样评价《词语的故事》:" 李晓愚以她风趣独特的语言梳理汉语词语的流变,探寻其中丰富的文化信息。看似平常的词语因此都有了身世、性格与表情,各自鲜活、生动起来,读后令人难忘。"(出版社供图)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